烫毛固定与拨色清洁化
直毛是使自然弯曲的毛伸直并固定的加工过程。在酸、湿、热和有其他材料(如酒精)的存在下,借助烫毛机的机械拉力将弯曲的毛拉直。拉直的毛在湿态下不稳定,会再恢复到天然弯曲状态。为了消除毛自发收缩和弯曲能力,需要采用固定剂交联毛被,使其定型。常用的固定剂是甲醛,但甲醛残留在毛被上,容易导致甲醛超标。刘志刚采用钙离子、三乙醇胺、氯乙酸和六次甲基四胺制备了一种直毛固定剂,其固定效果与甲醛法基本相同,空气中甲醛含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环保卫生标准。付崇禄采用黏度为3.7~5.0mPa·s的壳聚糖降解产物进行烫毛固定,发现它具有抗静电作用,经其固定的毛被防灰性好,耐脏,毛被松散平直,没有窝毛现象;壳聚糖在毛被上形成透明的保护膜,毛被弹性好,染色均匀,具有增色鲜艳作用,可促进染料的吸收,降低染料使用量。郑超斌成功研制出了在酸性介质下用亚硫酸氢钠和低亚硫酸钠浸渍、过氧化氢直毛固定的工艺:过氧化氢(30%)15mL/L,甲酸50mg/L,氯化钙2g/L,配成固定液,均匀地刷于毛被上,静置15min,在烫毛机上(150~160℃)熨烫。剪毛梳毛,复烫一次。固定后的羊剪绒毛被松散光亮有弹性,毛被基本不回弯。德国波美公司开发的科托辉RL是一种不含醛的熨毛剂,使用时完全无异味,能加强毛面光泽,具有良好的可伸展性,在无甲醛的条件下,定型效果良好。
毛皮拨色是在已经染色的毛被上,借拨色剂(通常是还原剂或氧化剂)的作用,将已着色染料的色基部分破坏而达到全部或部分脱色的作用,使毛皮呈现白色或浅色,如毛皮产品“草上霜”。以往毛皮拨色通常先用重金属盐(如铅盐锑盐等)沉淀使毛被着色,然后采用过氧化氢将重金属沉淀物氧化成无色的金属氧化物,而使毛被“拨白”。该法拨色范围小,色泽单调,特别是重金属盐的毒性大,污染严重。采用氯化亚锡、二氧化硫脲、羟甲基亚磺酸钠、连二亚硫酸钠和亚硫酸盐或重亚硫酸盐等,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进行还原拨色。LCN拨色剂是劳恩斯坦生产的一种拨色剂,配套专用染料ASSISREL染料进行拨色:LCN拨色剂80~120质量份,甲酸(85%)400~450质量份,水500~450质量份。配好拨色液后,按拨色要求,将拨色浆擦刷或喷到已染底色的被拨物上,毛对毛静置于35~45℃的温湿环境中,待达到拨色要求后,即可将毛晾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