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清洁生产技术

第四节 制浆造纸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是实现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控制模式向源头控制模式的转变。我国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所排放的有害废液,2011年废水总排放量为38多亿吨,废水中COD为74万吨,这两项分别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8%和23%,此外,还有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可见,清洁生产是解决我国造纸工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施造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国外清洁生产技术较多地集中在纸浆漂白方面,其次是废纸脱墨制浆和高得率制浆,化学制浆的重点是节能和深度脱木素。我国木材资源缺乏,造纸原料长期以来主要是草类纤维,非木材原料的纤维形态和结构与木材完全不同,但现在非木材纤维原料的化学法制浆工艺,却大多数采用木材碱法制浆的工艺路线,因而草浆制造的严重环境污染制约了草类纤维的利用,为适应现代化造纸发展的需要,我国逐步提高了木浆和废纸的比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草类再生资源,而且以非木材纤维原料制浆造纸的历史悠久,我国造纸工业原料短缺,故充分利用国产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好非木材纤维原料,研究开发非木材制浆漂白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点研究领域。

从1992年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我国起,从业人员就逐步开始造纸工业清洁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与造纸技术不同,我国造纸行业的清洁生产在发展中国家始终保持在前列,和发达国家基本同步,而且正在走向规范化,目前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