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浸酸清洁技术
2025年08月10日
六、浸酸清洁技术
制革行业中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制革企业盐的污染主要来自盐腌皮浸水后排出的盐量和浸酸工序所用的盐量。浸酸工序排放的盐量占制革厂总污水中总盐量的20%左右,是产生盐污染的第二大工序。
浸酸的清洁技术,主要是实施浸酸废液的循环利用和无盐浸酸。
1.浸酸废液的循环利用
浸酸结束后,先将浸酸废液排入储存池,过滤,滤去纤维、肉渣等固体物。然后,用耐酸泵将浸酸废液抽入储液槽中。最后,按比例加入甲酸和硫酸,将浸酸废液的pH调至浸酸开始时的pH,备用。如此循环往复。采用此法,可以减少食盐用量80%~90%,减少酸的用量约25%。
2.无盐浸酸
采用非膨胀性酸或酸性辅助性合成鞣剂浸酸,在将裸皮的pH降至铬鞣所需的pH的同时,不会引起裸皮的膨胀。在浸酸过程中,不需加入食盐,因而可以减轻盐对环境的污染。黄牛皮的无盐浸酸工艺操作规程如下。
(1)技术规定。浴比0.5~0.8,温度22~25℃,砜酸聚合物40%,甲酸0.5%。
(2)操作方法。按规定调好浴比、内温,加入总量1/2的砜酸聚合物,转动20min,测pH为4.2~4.6,再加入剩下的砜酸聚合物,转动中从转鼓轴孔加入事先用8~10倍冷水稀释过的甲酸,转动120~180min。要求浸酸全透,终点pH=3.0~3.2。
采用无盐浸酸工艺,裸皮粒面平滑细致,收缩温度也较常规浸酸法的高。
单志华、王群智用萘、苯酚和脲等化学试剂在不同条件下经缩聚反应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不同的聚合物作为浸酸助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2.5%~2.7%的浸酸助剂(以碱皮重计),不仅可以免去食盐的使用,而且可以较好地分散纤维,同时增加铬的吸收,减少中性盐及铬的排放。使用浸酸助剂不改变常规工艺,而且制造出的蓝湿革也不改变铬鞣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