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简介

14.1 简介

便携式电子市场现在更猛烈地向更薄、反应更快、更普及的产品方向发展。这个设备的关键部分是显示器,这要求能够尽可能地吸收更纯、更宽的色域。现在先进的显示技术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的激发发光元素展现出更大的吸引力。从Tang和Van Slyke于1987年的工作开始[1],这样的设备就已经有了许多突破性成果。在众多优良的属性中,OLED亮度高、颜色对比性优良、反应快,这样就使得该设备与液晶显示器(LCD)相比,总体来讲有更好的显示特征。由于这种有吸引力的特征,OLED已经被用在许多手机中,不久的将来将会应用于更大的电子便携设备中。

然而OLED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固态灯光所需要的更纯的色彩和更长的寿命。最鲜明的挑战是蓝光OLED,它的表征是通过热发散的石板所趋向的光谱的更绿光带。因此,寻求一种更长寿命、更高效的纯蓝光有机发射装置对工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兴趣也就不足为奇[2,3]。OLED的发光范围在比较大的满半光带(FWHM)其基本波长为70nm,这样就对颜色的纯度、高分辨率电视机(HDTV)的设计和发展有很大的遏制作用[4]

最近,为获得更纯、更好的光,介绍了更好的有关无机量子点(QD)放射作用于其他的OLED结构中的方法[5,6]。更有效的QD散射法是散射核被宽带隙所包围,由于非满带的放射表面缺陷用于提高量子区域。然而这样的颗粒在可溶性的环境中具有非常低的溶解度。为了提高其溶解度,在表面覆盖一层配合基,通过外层表面的呈现能够减少表面缺陷。然而当前的QD具有很弱的电子传输能力(见图14.1),大部分对于光散射作用具有限制作用。大部分展现的高效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中,有机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层、氧化铟锡(ITO)作为空穴注射电极、金属(如Al、Mg或Ca)作为电子注射电极。

若当FWHM少于20nm时,QD相比最好的OLED能够允许具有更好的光谱吸收范围。这种较温和的QD程序来源于上面所提到的有机复合物的包覆作用。这样就使得QD更可溶,因此很容易实现更好的喷墨打印和其他更强、更高的打印技术。这种制造方法的成功将会促使现实工业的革新,同时对于相关的技术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978-7-111-51584-5-Chapter14-1.jpg

图14.1 a)量子点多层的典型能带结构。量子点即使密切接触,由于有壳牌和配位体的存在,点对点的电交换仍然是相对削弱的。b)使用有机层促进量子点的电荷传输 过程(CE,导带、价带;HOMO,最高已占分子轨道;LUMO,分子最低空余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