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赵孟
2025年08月10日
〔元〕赵孟

趵突泉
泺水发源天下无①,平地涌出白玉壶②。
谷虚久恐元气泄③,岁旱不愁东海枯④。
云雾润蒸华不注⑤,波涛声震大明湖⑥。
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⑦。
[选自赵孟《松雪斋集》卷四]
【作者简介】 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卒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能诗,善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著有《尚书注》《琴原》《乐原》《松雪斋文集》10卷(附《外集》1卷)等。
【注释】 ①泺水:发源于济南老城区西南隅的趵突泉,古时西北流,经泺口入济水,今北入城内大明湖。 ②白玉壶:泉水平地上涌,波涛高耸晶莹,其状如是。 ③谷虚:山谷空旷。此处指山中泉水的源溪干涸。元气:生命的本原。此处指泉水赖以持续喷涌的本原。此句意谓泉水久涌唯恐源头干涸,元气尽泄。 ④此句意谓趵突泉连通大海,即使大旱之年也毋庸担忧水源枯竭。此联为合于格律而俱作倒装句,还原成正常语序是“久恐谷虚元气泄,不愁岁旱东海枯”。 ⑤华不注:华不注山,位于济南城东北,俗称华山,距趵突泉直线距离约9公里。 ⑥波涛: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赵孟墨迹为“波澜”。历代传世赵孟《松雪斋集》刊本均作“波涛”,据元代文学家戴表元《松雪斋集序》记述,是集乃赵孟亲自编纂定稿。“澜”既指大波浪,也指波纹。东汉刘熙《释名·释水》:“风行水波成文曰澜。”“涛”则仅指大波浪。“涛”佳。此联脱胎于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⑦清兴:清雅的兴致。孤:孤高,特出,超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