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首/ 〔清〕王 岱

第38首/ 〔清〕王 岱

和赵松雪《趵突泉》趵突发源王屋,流于大明湖,归于江(之一)

泉流何始何时枯,吐纳沆瀣之玉壶

淙淙细响泻尾闾,浩浩巨浸归明湖

橐籥气化谁起伏,呼吸潮汐还有无

欲向真人问根底,频来拄杖不妨孤。

[选自《了庵诗集》卷五]

【作者简介】 王岱(生卒年不详),字山长,号了庵、九青、石史、且园等,湖南湘潭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己卯科举人,授随州学正、京卫学博。入清后,选安乡教谕,升顺天教授。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科,不中。二十二年(1683)迁澄海知县,卒于官。工诗文,能书画,著有《了庵诗文集》35卷、《且园近诗》5卷、《且园近集》4卷等。

【注释】 ①江:指小清河。此诗与后一首俱为用韵和赵诗。  ②沆瀣:夜间的水气,露水,旧谓仙人所饮。引申指珍贵的饮料。宋代有一种清凉饮料,名“沆瀣浆”。之:往,至。  ③巨浸:大水。  ④橐籥: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喻指造化,大自然。出自《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屈:通“淈”,竭止,枯竭。气化:阴阳之气的变化。  ⑤呼吸:犹吞吐。形容气盛势大。  ⑥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