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首/ 〔明〕邢大道
壬辰夏,余寄济上,客携游吕公祠,观趵突泉,小酌焉。好雨驱暑,水清竹腻,豁目爽襟,次壁间韵,纪之①
宿雨初晴暑气无②,开襟晚坐小蓬壶③。
傍池苔藓青犹湿,依阁松篁绿未枯④。
深窦龙髯吹急浪⑤,空天凫影下平湖⑥。
抱缨欲赋沧浪曲⑦,一片乡心对月孤⑧。
[选自《白云巢集》卷四]
【作者简介】 邢大道(生卒年不详),号少鹤山人,山西洪洞人。明嘉靖、万历年间在世。万历二十年(1592)东游历下,三十七年(1609)与范耀昆一同受聘修《山西通志》。工诗文,著有《白云巢集》24卷。
【注释】 ①此诗亦载于《趵突泉志》下卷,题作《同友人游趵突泉》。壬辰:明万历二十年。吕公祠:亦称吕仙祠、吕祖庙,祭祀道教神仙吕洞宾,位于趵突泉池北侧。其大殿三间两层,今称泺源堂。腻:光滑,细致。壁间:指墙壁镶嵌的题诗石刻。 ②宿雨:夜雨,经夜的雨水;久雨,多日连续下雨。 ③开襟:敞开衣襟。 ④篁:竹林,竹丛,泛指竹子。 ⑤龙髯:龙的须,代指龙。 ⑥空天:辽阔的天宇。凫影:野鸭的身影。《趵突泉志》作“鸟影”。邢集佳,有的鸟非水鸟,影子可“下平湖”,身子不可“下平湖”,而此“影”作“身影”解为胜,故“凫”表述较明确。 ⑦抱缨:抱,读pāo,同“抛”。缨,冠缨,帽带,结于颔下,使帽固定于头上;亦借指冠帽。赋:诵读,吟咏。沧浪曲:沧浪,青苍色。多指水色,亦借指青苍色的水。《孟子·离娄上》云:“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楚辞·渔父》云:“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以“沧浪老人”指隐者、渔父。鼓枻:划桨。谓泛舟。 此句意谓欲咏诵《沧浪》曲,以表归隐之心。 ⑧乡心:思念家乡的心情。
邢大道次韵诗——《白云巢集》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