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首/ 〔清〕阮旻锡

第71首/ 〔清〕阮旻锡

趵突泉,次赵松雪韵(之二)

巨湍激石崩崖无,小滴玉漏催铜壶

机设汉阴竟日转,潮通海眼几时枯。

居人尚说娥姜水,傲吏宜署郎官湖

闲扫莓苔坐垂钓,泉亭好似江帆孤

[选自《夕阳寮诗稿》卷九]

【注释】 ①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漏壶: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也称“漏刻”“刻漏”。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前者叫沉箭漏,后者叫浮箭漏,统称箭漏。 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浮箭漏。铜壶:指铜制漏壶。此句意谓趵突泉恒久喷涌,像一硕大的铜壶滴漏,催促着时间匆匆流逝。  ②机:机械。汉阴:汉水南岸。《庄子·外篇·天地》记述:子贡经过汉阴,见一老人正在菜园抱着水瓮浇地,便说:“如今有一种机械叫桔槔,用它提水,疾速如沸腾漫溢。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少而功效多,老先生不想试试吗?”种菜老人笑道:“我听我的老师说,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有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必定有机心。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因羞惭而不愿那样做呀。”机心:巧诈之心,机巧功利之心。竟日:终日,整天。  ③居人:居民。娥姜水:参见第17首诗注⑥。④傲吏: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此处指唐代诗人李白。署:题字。此处指题名。郎官湖:唐乾元元年(758)八月,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在汉阳(今武汉市汉阳区),与由京城长安到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办理公事的老朋友张谓以及当地官员,泛舟宴饮于南湖。 张谓见此美景,对李白说:“此湖古来贤豪游者非一,而枉践佳境,寂寥无闻。夫子可为我标之嘉名,以传不朽。”李白先举酒洒入湖中,以示礼敬湖灵,因张谓的官职是尚书郎,便取名“郎官湖”。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汉阳时为沔州州治所在。此句意谓趵突泉风景佳胜,名流萃集,有如当年郎官湖。⑤莓苔:青苔。  ⑥江帆:指江上的船。此处乃指当年郎官湖上的船。因前已有“湖”字,故用“江”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