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首/ 〔明〕乔 宇
和 赵①
濯尽尘襟一点无②,皎如寒露在冰壶③。
风鸣谷涌声先到④,岁旱山童泽未枯⑤。
定有灵根连海岱⑥,应教余润接江湖⑦。
他年策杖游王屋⑧,解道寻源兴不孤⑨。
[选自明代刘敕辑《历下十六景诗》卷二]
【作者简介】 乔宇(1464~1531),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山西乐平(今昔阳)人,与辽州王云凤、太原王琼并称“晋中三杰”,亦称“河东三凤”。明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进士,二十二年(1486)任礼部仪制司主事。正德六年(1511)任南京礼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世宗即位,召为吏部尚书。嘉靖十年(1531)病逝,谥庄简。诗文雄隽,兼通篆籀,与明代著名学者李东阳、李梦阳多有文墨交往,著有《乔庄简公文集》《游嵩集》等。
【注释】 ①此诗亦载于清代任弘远著《趵突泉志》下卷,题作《和赵韵》。 ②尘襟:世俗的胸襟。 ③此二句意谓襟怀濯尽,了无世俗之事,纯净高洁如寒露装在冰壶中。冰壶亦喻趵突泉,即襟怀纯净高洁如趵突泉。 ④谷涌:山谷中的泉水奔涌。汉代张衡 《南都赋》有句:“汤谷涌其后,淯水荡其胸。”汤谷,山谷中的温泉。趵突泉水冬暖夏凉,终年恒温,古时亦称“温泉”。《趵突泉志》作“云涌”。“谷涌”佳。 ⑤山童:山无草木曰童。《趵突泉志》作“山空”。“山童”佳。 ⑥灵根:神树的根,植物根苗的美称。借指令人惊奇的泉脉。海岱:指大海高山。 ⑦余润:浸润四旁、流向远方的泉水。“接”《趵突泉志》作“比”。比,相连接。 ⑧策杖:拄杖;执马鞭,谓策马而行。此处指登山,作“拄杖”解为胜。《趵突泉志》作“杖策”。“策杖”佳。王屋: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交界地区。 ⑨解道:知道。此处作“料想”解。寻源:古时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的王屋山,流经济南以北(济南因之得名)而入渤海,古人认为趵突泉乃济水伏流地中,于济南城西南出露而成。不孤:《趵突泉志》作“未孤”,“不孤”佳,“未”难解,亦与第四句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