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首/ 〔明〕胡缵宗
同冉侍御宴趵突泉,次韵①
济南自有他自无,泺亭仿佛坐蓬壶②。
琼花灿灿春先放③,瑶草芃芃冬不枯④。
奎壁星浮谭子国⑤,珍珠帘系鹊山湖⑥。
绣衣骢马朝同眺⑦,返照金舆花影孤⑧。
[选自胡缵宗《鸟鼠山人小集》卷九]
【作者简介】 胡缵宗(1480~1560),字孝思,又字世甫,号可泉,别号鸟鼠山人,甘肃秦安人。明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后历官嘉定判官,潼川知州,南京户部湖广清吏司郎中,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郎中,安庆、苏州知府,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河南左布政使,山东巡抚,河南巡抚,足迹遍及江南、中原;为官爱民礼士,政声著称大江南北。嘉靖十八年(1539)罢官归田,开阁著书。著有《鸟鼠山人小集》16卷、《鸟鼠山人后集》2卷,纂修《安庆府志》31卷、《秦州志》9卷等。
【注释】 ①冉侍御:监察御史冉崇礼。 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后世沿袭此称。 ②泺亭:泉边观澜亭。 ③琼:美玉。此句意谓璀璨如玉的浪花在春天之前即盛放。 ④瑶草:仙境中的草,指泉池里的水草。芃芃:茂盛貌。 ⑤奎壁:二十八宿(28个星座)中奎宿与壁宿的并称。旧谓二宿主文运,故常用以比喻文苑或文苑名士。此指冉崇礼,也可解为指与宴诸文士。浮:显现,呈现。谭子国:即谭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其境后世为济南辖地,借指济南。谭国故城在今济南东部章丘区境内,近旁之平陵城,为西汉至西晋济南国、济南郡治所。⑥珍珠帘:比喻泉池中冒出的一串串水泡。鹊山湖:古时位于济南城北鹊山下,与济水、泺水相通,水面远超金元时圈入济南城墙之内的大明湖,金代以后逐渐消失。 ⑦绣衣: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汉武帝时,民间造反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朝廷派身着绣衣的使者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被处死。后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衣直指(直指,谓处事无私)”“绣衣使者”“绣衣执法”。又因此等特派官员本由侍御史充任,所以亦称“绣衣御史”,省称“绣衣”“绣衣吏”。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东汉桓典任侍御史,不把掌握朝廷大权的宦官放在眼里。其常骑骢马,京城的人敬畏他,说:“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以“骢马使”“乘骢”指御史。朝:读cháo,会聚。 ⑧返照:夕照,傍晚的阳光。金舆:金舆山,华不注山的另名。花影:指华不注山的姿形。华不注山因状如荷花骨朵附着于水面而得名。“不”读fū,音义同“跗”,谓花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