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首/ 〔明〕孙应奎
2025年08月10日
第11首/ 〔明〕孙应奎
趵突泉,和赵韵
试问庄生到此无①,观澜亭上共携壶。
风前玉树花常发,月下骊珠泪未枯②。
活泼乾坤通海窍③,朝宗日夜接明湖④。
独怜往事迷津处⑤,辙迹临流兴不孤⑥。
[选自《历下十六景诗》卷二]
【作者简介】 孙应奎(1488~1570),字文卿,号蒙泉,浙江余姚人。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进士,历官礼科给事中,华亭县丞,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山东布政使等职。正德十六年(1521)拜入王守仁之门,王手授其《传习录》。嘉靖三十年(1551)作《刻阳明先生〈传习录〉序》。著有《燕诒录》13卷。
【注释】 ①庄生:春秋时庄周,即庄子。《庄子》的《秋水》篇中记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著名故事。 ②骊珠: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黑龙)颔下,故名。与上句“玉树”俱形容趵突泉喷溅状。 ③窍:窟窿,孔洞。此句意谓趵突泉活泼涌流,堪称天地间的奇观,全赖有连通大海的孔道。 ④朝宗: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泛称臣下朝见帝王。比喻江河流注大海。接:会合。此句意谓趵突泉水与大明湖水汇波合流,向着大海日夜奔腾。 ⑤迷津:迷失津渡,迷路。此句意谓独爱这曾发生众多历史故事,而今真相与细节却已无从寻觅之处。 ⑥末二句化用春秋时孔子驾车与弟子周游列国,途中使子路问津于隐士长沮、桀溺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