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预算方法与弹性预算方法
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方法和弹性预算方法两大类。
(一)固定预算方法
固定预算方法简称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把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种固定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例11-1〕ABC公司采用完全成本法,其预算期生产的某种产品的预计产量为1 000件,按固定预算方法编制的该产品成本预算如表11-1所示。
表11-1 ABC公司产品成本预算(按固定预算方法编制)预计产量:1000金额 单位:元
该产品预算期的实际产量为1 400件,实际发生总成本为11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7 500元,直接人工1 200元,制造费用2 300元,单位成本为7.86元。
该企业根据实际成本资料和预算成本资料编制的成本业绩报告如表11-2所示。
表11-2 ABC公司成本业绩报告金额 单位:元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实际成本与按产量调整的预算成本相比,超支较多;实际成本与按产量调整后的预算成本相比,又节约不少。
在产量从1 000件增加到1 400件的情况下,如果不按变动后的产量对预算成本进行调整,就会因业务量不一致而导致所计算的差异缺乏可比性;但是如果所有的成本项目都按实际产量进行调整,也不够科学。因为制造费用中包括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它们是不随产量变动的,即使按产量调整了固定预算,也不能准确说明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
(二)弹性预算方法
弹性预算方法简称弹性预算,又称变动预算或滑动预算,是指为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的缺点而设计的,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预算的一种方法。
编制弹性预算所依据的业务量可以是产量、销售量、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或直接人工工资等。
1.弹性成本预算的编制。
(1)弹性成本预算的基本公式。编制弹性成本预算,关键是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将全部成本最终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变动成本主要根据单位业务量来控制,固定成本则按总额控制。其成本的预算公式如下:
在此基础上,按事先选择的业务量计量单位和确定的有效变动范围,根据该业务量与有关成本费用项目之间的内在关系即可编制弹性成本预算。
(2)业务量的选择。编制弹性成本预算首先要选择适当的业务量。选择业务量包括选择业务量计量单位和业务量变动范围两部分内容。业务量计量单位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生产单一产品的部门,可以选用产品实物量;生产多品种产品的部门,可以选用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修理部门可以选用修理工时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企业应选用人工工时,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选用机器工时更为适宜。
业务量变动范围是指弹性预算所适用的业务量变动区间。业务量变动范围的选择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可定在正常生产能力的70%~120%之间,或以历史上最高业务量或最低业务量为其上下限。
(3)弹性成本预算的具体编制方法。编制弹性成本预算,可以选择公式法和列表法两种具体方法。
①公式法。公式法是指通过确定成本公式Yi=ai+bixi中的ai和bi来编制弹性预算的方法。
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可将任何成本项目近似地表示为Yi=ai+bixi(当ai为零时,yi=bixi为变动成本;当bi为零时,y=ai为固定成本;当ai和bi均不为零时,Yi为混合成本;xi可以为多种业务量指标,如产销量、直接人工工时等)。
在公式法下,如果事先确定了有关业务量的范围,只要根据有关成本项目的a 和b参数,就可以很方便地推算出业务量在允许范围内任何水平上的各项预算成本。
〔例11-2〕ABC公司按公式法编制的制造费用弹性预算如表11-3所示。其中较大的混合成本项目已经被分解。
表11-3 ABC公司预算期制造费用弹性预算(公式法)直接人工工时变动范围:70 000~120 000小时金额 单位:元
根据表11-3,可利用y=38 500+1.5x,计算出人工小时在70 000~120 000的范围内,任一业务量基础上的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也可以算出在该人工小时变动范围内,任一业务量的制造费用中某一费用项目的预算额,如,维修费y=6 000+0.25x,检验员工资y=0.35x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受业务量波动影响,编制预算的工作量较小;缺点是在进行预算控制和考核时,不能直接查出特定业务量下的总成本预算额,而且按细目分解成本比较麻烦,同时又有一定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公式法与列表法结合起来应用。
②列表法。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的方式,在相关范围内每隔一定业务量范围计算相关数值预算来编制弹性成本预算的方法。
〔例11-3〕ABC公司按列表法编制的制造费用弹性预算如表11-4所示。
表11-4 ABC公司预算制造费用弹性预算(列表法)金额 单位:元
续表11-4
表11-4中的业务量间距为10%,在实际工作中可选择更小的间距(如5%计算)。显然业务量的间距越小,实际业务量水平出现在预算表中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工作量也就越大。
列表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从表中查得各种业务量下的成本预算,便于预算的控制和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式法的不足。
2.弹性利润预算的编制。弹性利润预算是根据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适应多种业务量变化而编制的利润预算。弹性利润预算是以弹性成本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其主要内容包括销售量、价格、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和固定成本。
编制弹性利润预算,可以选择因素法和百分比法两种方法。
(1)因素法。该法是指根据受业务量变动影响的有关收入、成本等因素与利润的关系,列表反映在不同业务量条件下利润水平的预算方法。
〔例11-4〕预计ABC公司预算年度某产品的销售量在7 000~12 000件之间变动,销售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80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以1 000件为销售量的间隔单位编制该产品的弹性利润预算。
ABC公司弹性利润预算如表11-5所示。
表11-5 ABC公司弹性利润预算金额 单位:元
如果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发生变动,也可参照此方法,分别编制在不同销售价格、不同单位变动成本、不同固定成本水平下的弹性利润预算,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弹性利润预算体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一品种经营或采用分算法处理固定成本的多品种经营的企业。
(2)百分比法。百分比法又称销售额百分比法,是指按不同销售额的百分比来编制弹性利润预算的方法。
一般来说,许多企业都经营多品种,在实际工作中,分别按品种逐一编制弹性利润预算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综合的方法——销售额百分比法对全部经营商品或按商品大类编制弹性利润预算。
〔例11-5〕ABC公司预算年度的销售业务量达到100%时的销售收入为1 000 000元,变动成本为8 600元,固定成本为80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以10%的间隔为ABC公司按百分比法编制弹性利润预算。
解答:根据题意编制的弹性利润预算如表11-6所示。
表11-6 ABC公司弹性利润预算金额 单位:元
应用百分比法的前提条件是销售收入必须在相关范围内变动,即销售收入的变化不会影响企业的成本水平(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品种经营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