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进入21世纪,人们走进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生态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成为一种时尚。生态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态资源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乡土民俗传承和科普教育等诸多方面越来越凸显其社会、生态、经济价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一种旅游新业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给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还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的重要目标。河北省是中国文化和旅游大省,也是环渤海部经济崛起计划的重点省区。

从2016年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旅游文化推介会作为重中之重来看,河北省在突出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太行山、燕山绿色)、黄色旅游(皇家园林、庙宇及陵墓)、白色旅游(冰雪)、蓝色旅游(海滨)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打出河北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并使其形成产业和规模,让红色、绿色、黄色、白色、蓝色旅游与生态文化旅游成为驱动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六驾马车,应为明智之举。把红色、绿色、黄色、白色、蓝色五种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并融入旅游的开发建设中,在河北树立起鲜明的 “生态文化”旅游形象,共同促进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由全国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转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开展生态文化旅游是河北生态省建设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利于发挥河北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能促进河北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换代,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河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开发并设计出具有河北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并与传统旅游产品融合,将生态文化旅游贯穿于其他旅游内容之中,可以提高河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市场分析,在界定生态文化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系统思路、战略目标、产品体系、精品项目、形象策划、网络系统及相应的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系统以及实施对策等,建立起河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信息库。我们认为在河北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是可行的,在环渤海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开创生态文化旅游也是很有必要的,让河北真正成为京津冀地区名副其实的“生态后花园”。

生态文化旅游研究是一门新兴的专项旅游研究课题,至今还没有完整的研究体系作为参考。因此,对它的研究,我们深感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完成的这部书稿,必然会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我们诚恳地希望读者批评和指正。本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企盼河北生态文化旅游能成为振兴河北旅游产业的一个新亮点。

《生态保护视野下的河北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组

2019年12月于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