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

一、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

作为生态文化旅游核心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必须予以界定,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在旅游市场上,旅游者所购买的和旅游经营者所销售的不是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旅游资源,而是旅游产品。

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多从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两个方面给旅游产品下定义。从旅游供给方面定义且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住宿、娱乐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要求的全部服务”。他们认为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的混合体,是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

从旅游需求者或旅游者的角度给出的定义也不少。有观点认为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注重生态文化、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的旅游活动。其主体是那些关心环境保护、追求回归自然,并希望了解旅游目的地生态状况和民族风情的旅游者。

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属于旅游产品的一个类型,是旅游产品中的专项产品。该产品是针对旅游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作用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指的是以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为中心吸引物,按生态学目标和要求,实现环境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旅游产品。

按照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来喜研究员对生态文化旅游及产品开发的描述,生态系统在空间体系上可划分为景域(大尺度)、景段(中)和景元(小)三级尺度,时间序列中划分为现世态(现在时)、开发态(进行时)、潜在态(未来时) 三个时序。它们的相融而成自然生态型旅游产品体系、文化(人文)生态型旅游产品和复合生态型旅游产品体系,无论是自然类、文化(人文)类或复合类,其生态化程度依次可以划分为“纯生态”旅游、“亚生态”旅游和“泛生态”旅游三个级别,程度越纯,其价值越高。早期的原始型纯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功不可没,它导引出一系列的先进思想与理念,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原始型与原创型的产品愈来愈稀缺,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乃至绝品。为此要适应大众性旅游更多的需求,不能不推出次生型、人工型或者修复型、复制型以及创新型的旅游产品。

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是指生态文化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生态文化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商品与服务的总和。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在整体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组合型产品,由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生态文化旅游商品等要素组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标准》从严格意义上提出了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的八大原则。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的核心在于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

二是生态文化旅游通过多种形式体验大自然来增进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欣赏和享受。

三是生态文化旅游代表环境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实践。

四是生态文化旅游应该对自然区域的保护做出直接的贡献。

五是生态文化旅游应该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

六是生态文化旅游尊重当地现存文化并予以恰当的解释和参与。

七是生态文化旅游始终如一地满足消费者的愿望。

八是生态文化旅游坚持诚信为本、实事求是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形成符合实际的期望。

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讲,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绝不等同于游山玩水式的大众观光产品,也不是有山有水就能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而是针对传统大众旅游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产品开发反映出来,决定了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期待度和满意度,以及由此而来的市场前景。

本研究认为: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是以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包括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草原、山岳、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各种生态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古人遗存、古遗址、古建筑等,以及各种符合健康环保原则的土特产的旅游设施、旅游线路、旅游服务等内容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