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投资开发逐步加快,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文化和旅游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研究探索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新途径,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全省文化和旅游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明显提高,全社会文化旅游投资的热情显著提高,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发展氛围。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地位明显提升,生产力配套水平不断增强。我省轨道网、公路网、港口群、机场群布局变得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市市有机场、市市通道连港口”,形成了中心城市与新城卫星城半小时交通圈,京津冀核心区域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低碳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十三五”期间,高速铁路营运里程将达2000千米,覆盖所有设区市;高速公路里程力争达到9000千米,覆盖所有县级节点(30分钟上高速),干线公路“镇镇通”,三级公路“乡乡通”;港口通过能力达到12.5亿吨;运输机场达到8个,通用机场达到30个以上,民航机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建成35个客、货运枢纽,覆盖设区市和主要县(市、区)。预计完成投资6000亿元,其中,完成轨道投资1600亿元、公路投资3450亿元、港口投资400亿元、民航投资350亿元、枢纽站场投资200亿元。运输服务方面,我省将实现交通“一卡通”、客运“一票制”、货运“一单制”,京津冀交通运输协调统一。中心城市周边20千米范围内主要乡(镇)实现公交线网全覆盖。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邮政普遍服务网点。智能技术在交通领域广泛应用,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经营业户和从业人员等基本要素信息全面实现数字化;所有设区市城市交通“一卡通”与京津实现联网;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联网售票;ETC用户比例、营运车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率大幅提升。
在2017年召开的河北省旅游投融资大会上,推介四百多个重点招商项目,引入一大批优质资本和战略投资者,中建、荣盛、华夏幸福、新奥等大批投资实力较强的非旅游类大型企业进入,投资增长态势越发突出,投资项目力度空前,市场活力明显增强,投资额超万亿。大会推出的项目具有品质高、覆盖广、业态新、配套全、收益好等特征。在旅游投资项目的征集和筛选过程中,河北省突出全域旅游、“旅游+”的发展理念,项目选择更加注重区域综合开发、旅游精准扶贫、特色小镇等领域和旅游PPP等新模式。河北省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与重点区域,依托核心资源,推出20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核心引擎项目。从全省筛选了100个具备较好开发条件、特色鲜明、具有较大影响的支撑项目,突出打造12家影响力大、带动效应好、综合性强的标杆性大景区。在乡村旅游及扶贫项目方面,河北省将开发建设一批山村避暑、休闲度假项目,打造一批古村古居、山中人家;在环重点景区、环大中城市,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综合体;在特色产业区、传统村落区,开发一批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特色民宿,在全省重点培育太行山水人家、湖泊湿地船家、长城文化老家等品牌。同时大力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工程,策划包装推出一批成规模的乡村片区开发项目。在旅游特色小镇类项目上,河北省选取了一批城乡地域中资源优势独特、产业相对集中、建筑特色明显、地域特征突出、历史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乡镇,将按照产业定位特而强、功能集成聚而合、发展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要求,创新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针对河北旅游公共服务功能严重不足的短板,河北省将加快建设“快旅慢游”旅游立体交通网络,重点建设千里太行、锦绣长城、浪漫渤海、京西百渡、运河雄风等品牌风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