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空间优化战略

六、地域空间优化战略

(一)红色旅游与生态文化旅游的有效对接

河北省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物质基础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河北省围绕革命文化这个核心,科学制订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有序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河北红色旅游大格局已初步形成。确定了“一个革命圣地、一条黄金走廊(线)、五大红色旅游区、十条精品线路、三十处重点景区”的红色旅游总体布局。我们认为借红色旅游大发展之机,积极推出生态文化旅游,让红色旅游和生态文化旅游成为驱动河北旅游业发展的两驾马车,一红一绿,红绿相映,实现生态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的有效对接,借以提升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层次和品位。

在已经形成的红色、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加大旅游品牌宣传,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文化旅游整体包装对外营销,红绿对接,正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因此,在保护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如果能和周边的绿色资源对接,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风光休闲区,将生态文化旅游的经营理念融入红色旅游中,在红色旅游景区实行“生态美食、生态住宿、生态交通、生态购物、生态游玩、生态娱乐”,不但美化革命遗址的环境,又会增加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延长游客游览时间,增加经济效益。由于红色旅游有一定的阶段性,要永葆革命青春,就要不断加大红色和绿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注重打好历史牌、文化牌,将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有机结合,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努力创造新的发展亮点。

(二)加大区域合作

加强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对接、市场互动、客源互送、效益共赢、共谋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开始进入由景点竞争、城市竞争到区域竞争的新阶段。

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 “无边界行为”特点,也要求旅游产品必须打破行政界限和人为分割,实施区域合作。区域合作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区域内合作,整合资源。

二是相邻区域合作,形成线路。

三是跨区域合作,市场互动。

要按照旅游总体规划的要求,继续统筹环渤海、环京津、环省会旅游圈建设。秦皇岛、唐山、沧州三个市特别是唐山、沧州要加快沿海城市发展,曹妃甸工业园区、乐亭海滨及三岛、沧州滨海地区要加快生态文化旅游规划和生态项目建设,形成新的旅游增长极。要重点推进大白洋淀、坝上草原、百里太行、大驼梁(五岳寨)等区域性生态景区建设。继续推进京津冀、环渤海、环省会和冀南区域旅游合作,增加实质内容,实现互利共赢。尽快推动形成京承秦、京承张、京保张三个陆上旅游“金三角”和秦皇岛—大连—烟台海上旅游“金三角”,不断提升区域旅游总体竞争力。形成广泛意义上的地缘产业网络协作系统,在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文化旅游日的地营销、生态文化旅游线路组织方面形成多元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