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社会综合效益得到提高

一、文化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社会综合效益得到提高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在河北省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旅游业发展动力强劲,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9年接待国际游客187.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和10.2%;接待国内游客7.8亿人次,创收9248.7亿元,分别增长15.5%和22.0%。旅游总收入9313.4亿元,增长22.0%,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从文化旅游方面看,截至2019年年末,河北省有博物馆122个,公共图书馆173个,文化馆180个,档案馆187个。有线电视用户732.97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82.74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1%。全年生产故事影片25部。出版各类报纸105 811万份,各类期刊4280.38万册,图书30 733万册(张)。

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于改革创新,奋力开拓进取,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文艺精品创作、全域旅游创建、重大活动举办、文旅融合发展等多项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共组织文化惠民“七进”演出1.96万场,惠及观众1500多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万场演出任务,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8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13.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6%和21.96%,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稳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成效明显、市场综合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科技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河北文旅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冰雪旅游、工业旅游、特色小镇等旅游新业态发展迅猛;多地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了环境优化、生态修复,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崛起;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正在通过发展旅游转化为金山银山,改变了城乡面貌,带动了大量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了乡村振兴,旅游产业社会综合效益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