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Tagmohan Negipn D Tourism and Travel, New Delhi:Citanjali Publishing House, 1990.
[2] WCMC-IUCN, Protected Areas of the World-A review of national systems,1993.
[3] Nelson J G, et 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onitoring Planning, Managi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Water100, 1993,37
[4] R Buckley.Environmental impacts,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 CABI publishing.2001.
[5] Stephen L 3 Smith, The Tourism Produc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 21,1994,582~595.
[6] 陈江美,杨崇军,祝碧青,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概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
[7] 湖南省旅游局,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2).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8] 王旭峰,任重.生态文化词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9] 吴良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 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文化旅游学(第三版).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11] 肖笃宁,杨桂华.生态文化旅游透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12] 李国平,孙铁山,李岱松,等.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3] 马树强,金浩,张贵.河北经济蓝皮书,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4)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运行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4] 张建萍.生态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5]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课题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规划纲要.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16] 陈家平.河南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
[17] 杨华基,刘登翰,陈耕.论文化生态保护.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18] 陈幸良,邓敏文.中国侗族生态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19] 郑喜淑.延边朝鲜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0] 娄策群,桂学文,王学东.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1]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2] 吴必虎.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3] 周文夫,孙继民,杨思远,等.河北蓝皮书——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4] 李国林,张刚,赵燕清,等.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
[25] 程道品,王金叶,郑文俊.生态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6] David A Fennell著,张凌云译.生态文化旅游.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7] 李本辉,章怀云,邓德胜.生态营销.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8] 周建明,所萌.生态旅游理论与实例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9] 乌兰.生态旅游市场营销.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30] 郑元同,罗富民,邱膑扬.旅游资源整合视野下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川西南、滇西北旅游区为例.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1] 但新球,但维宇.森林生态文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32] 但新球,但维宇.湿地生态文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33] 马晓娜,图拉,徐迎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发展现状[J]中国科学,2019(3).
[34] 柏振忠,谭昶,张鸿涛.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民族论坛.2016(4).
[35] 胡莹,王欣,邓念梅.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民宿旅游发展研究——基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视角.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
[36] 林超媚.发展丽水生态旅游文化增效的思考.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9).
[37]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EB/OL]:http://www heheitour gov cn.
[3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EB/OL]:http://www forestrg gov cn/.
[39]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EB/OL]:http://www hebly gov cn/.
[40]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EB/OL]:http://www hb12369 net.
[41] 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实践中的问题.国家环保网.http://www southcn com.
[42] 陈志钢,刘丹,刘军胜.基于主客交往视角的旅游环境感知与评价研究——以安市为 例[J].资源科学,2017,39(10) : 1930-1941.
[43] 程鹏飞.游览前目的地形象对游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游客专业知识的调节效应 [J].旅游学刊,2018,33(2): 57-66.
[44] 黄元,赵正,杨洁等.个体环境态度对城市森林感知和满意度的影响 [J]. 资源科学, 2019(9):1747-1757.
[45] 林碧虾,郑才亮,陈贵松等.中国森林旅游研究可视化分析 [J].林业经济问题,2018, 38(6): 71-77,108.
[46] 赵磊,吴文智,李健,等.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生态旅游景区游客忠诚形成机制研究——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J].生态学报,2018, 38(19): 7135-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