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旅游交通建设
(一)生态文化旅游交通发展总体要求
1.交通先行,适度超前发展
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出性,按照主导性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规律,构建新型的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层次交通体系。树立“围绕旅游办交通,围绕交通办旅游”的思想观念。
2.重点强化六大旅游节点
提高以石家庄、秦皇岛、承德、邯郸、张家口、廊坊为节点的交通通畅性。
增强旅游交通运输能力旅游客运能力应适应旅游产业规模扩张的需要,根据旅游产业每年的发展速度,按照每年略高于旅游业的速度增长在未来拟定“十四五”旅游规划中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的增长速度都要加快。
(二)公路交通
全线贯通南北交通大动脉,增强各层次旅游交通的灵活性、通畅度和便捷度。
1.发挥好主要节点旅游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桥梁和纽带
为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天津港和黄骅港等五大港联为一体提供了契机。要发挥好京港澳(京珠)、京沪、京藏(京张、丹拉)、京津、大厂(京承)、长深(津唐)、青银(石太)、京昆(石太)、京哈(京沈)、黄石、宣大、唐港、荣乌、邢临、沿海、张石、廊涿、青兰(长邯)等高速公路快通的作用,太行山高速的竣工更是一条“扶贫路、致富路、旅游路、发展路”;有着世界级景观大道美誉的“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东起围场塞罕坝森林小镇,西至丰宁大滩,沿途180千米,层峦叠嶂,花海遍布,天蓝、山绿、水清,这里集聚了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山地等多种自然景观的绝美景点,生态文化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利用好这些高速公路,使其成为旅游中心城镇通往景区(点)的快速便捷通道, 对于发挥好旅游城市的辐射、桥梁纽带、连接作用至关重要。
2.提升旅游中心城镇公路等级质量
提高旅游中心城镇通往景区(点)公路和景区之间公路的等级质量,可修建快速联络线。
(三)航空交通
充分利用好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秦皇岛北戴河国际机场、邯郸机场、唐山三女河机场、张家口宁远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中转输客作用,加大承德机场的改扩建,筹建黄骅民用机场等作为生态区进出的主要机场,进一步完善秦皇岛机场的功能,提高石家庄机场的规模和档次,加快改建工程,扩建跑道,建设大型候机楼、站前广场和综合配套设施,使其满足更多大型飞机起降的使用要求。增加至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主要国内客源地的直航航班班次;增加韩国、日本等入境客源地的国际航线航班路线,有效地拉动客源市场;中远距离主要大城市,如济南、呼和浩特、银川、青岛、烟台、西安、太原、郑州、成都、重庆、武汉、南昌、长沙等中远程旅游航班班次,可以小型飞机为主。
(四)铁路交通
加快铁路建设与改造,构建河北与华北地区联系的大通道。实施“始发车工程”,通过近期多争取卧铺票和旅游旺季增开固定旅游专列,以及争取北京站开通通往我省主要客源地中心城市的始发列车,使其成为始发站和终点站,解决多数游客进出不便的问题。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增设开通石家庄发往上海、广州、兰州、西安、包头的城际快速列车(车次); 加强铁路系统同旅游部门的合作,建立对游客市场灵敏的反馈系统,发挥铁路部门的积极性,补充临时性车厢,大力争取尽量多的座、卧票额。
(五)绿色旅游车队
依托旅行社,市场运作招商组建不同档次旅游观光巴士和中型旅游车队,旅游豪华车辆有一定规模,适应接待沿海及港澳游客的需要。在生态文化旅游区内逐步推行半封闭的低碳环保专用旅游接待车队,力争在5年内禁止非环保车辆进入核心景区。
一要按照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要求,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大型旅游运输集团运力,增加旅游车辆,提高旅游运输车辆的档次,档次和服务水平达到国际标准。
二要鼓励大的工业企业集团和民间资本介入旅游车队建设,成立更多一些的旅游汽车公司。
三要车辆驾驶和服务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生态文化旅游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