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而来:规划职场中最好的自己(第2版)》简介
《有备而来:规划职场中最好的自己(第2版)》这本书是由.周丹著创作的,《有备而来:规划职场中最好的自己(第2版)》共有89章节
1
前言
人生是考场,职业规划是永恒的课题 自2014年底出版以来,我惊喜的看到这本书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当当、亚马逊上,无论是个人购买还是集体购买评价都很高;很多高校也...
2
写在前面的话这本书该怎么看
你现在翻开的是一本职业规划书籍,为了使你的后期阅读进展顺利,也为了在前期就有所准备,我们不妨先试着回答几个问题: 你理想的职业是什么? 你是否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3
目录
目 录 前言 人生是考场,职业规划是永恒的课题 写在前面的话这本书该怎么看 第一章 你准备好正视职场了吗? 本章论道——职场准备 第一节 一切从找工作开始 找工...
4
第一章 你准备好正视职场了吗?
在抱怨找不到好工作之前,想想自己有没有去好好找工作。 你会把工作当成一项谋生的手段还是一份长期职业,抑或是奋斗一生的事业? 如何把工作当职业,把职业当事业? 如...
5
本章论道——职场准备
...
6
第一节 一切从找工作开始
好,从现在开始踏上我们人生中最有价值的职场规划之旅。 开头,我们不妨先来看一部经典的电影,如果你看过,温习一遍也无妨。 影片的名字是《当幸福来敲门》(The P...
7
找工作之前的用心是成功的源泉
通过多年的招聘工作,我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比别人更加用心地去找工作的人,也能更容易得到工作,并且能够更好地做好这份工作。 还是先听我讲故事吧。 时间倒推10年,...
8
第二节 内外兼修 成就事业
在阅读本节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职业吗?如果你回答不出或者还在思考,不妨一起来看几个回答。 从事职业生涯指导的程社明老师曾经在坐出租车的时...
9
就业、职业和事业的区别
每个人最初涉足社会都是从就业开始的,就业能解决生存问题、安全问题等,这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业包括就业条件、收入条件和时间条件三个方面。所以在这过程中,上班...
10
把工作转化为职业,把职业转化为事业
关于工作、职业和事业的差别,还是在于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工作。正确的看法应该是把自己的工作看成一份职业,并且做好职业规划,在这过程中培养你对职业的爱好以及自己的综...
11
培养自己的内职业生涯能力
如果用一棵树来比喻内、外职业生涯,树干、树冠、树叶、果实等就像外职业生涯,它一般显而易见,谁都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之树茁壮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硕果累累,但这...
12
第三节 用三天,规划一场职场旅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哈佛女孩的成长与成功轨迹。 高倩,女,哈佛大学毕业,25岁就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她—— ✧5岁做规划——长大要上哈佛学法律,当律师。 ✧树...
13
职场就是一场旅行
在旅游之前我们通常会作如下思考:我要到哪里去?是跟旅行团去还是自由行?是和家人一起去还是与同事结伴?是准备乘飞机还是坐火车?准备花多少钱?想旅游观光看风景还是文...
14
三天规划 受用一生
面对长达几十年的职业之旅,我们需要同生活旅游一样做好充分的准备。用三天时间认真规划自己明亮的一生。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职业生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所以我们...
15
第四节 请将掌声送给有准备的人
这是我从在美的集团(以下简称美的)工作的朋友那听到的故事。 在美的工作的朋友把故事的主人公戏称为“卧虎藏龙兄”(简称卧兄),卧兄是一位在美的工作了7年的普通主管...
16
准备,给成功一点时间
准备工作其实拼的就是时间的积累。这也像武林学派所言:大凡高人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我们都羡慕奥运冠军的奖牌,羡慕他们收获的鲜花与掌声,但我们却难以想象在鲜花与掌...
17
准备工作同样需要规划
所有的准备都必须围绕着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学会规划。每个人对自己的成功都有不同的界定,归根结底,就是自己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拥有...
18
第二章 职场中,其实你并不懂自己
在工作中你是否更加在意别人的言行而忽视了自己? 你是否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信息时代,你有定期跟别人交流分享信息与资源的习惯吗? 你的三个好朋友的收入分别是多...
19
本章论道——自我认知
...
20
第一节 常照镜子
在高校进行职业规划讲课时,我经常会碰到一些同学向我讲述他们的困惑。 李云,某大学经济管理系一年级的学生,会计管理是他高考时按照父母意见填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21
自我认知是职业规划的前提
这是一个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纵观时势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存在,我们徜徉于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带来的信息传播与即效分享里。当然我们也可以获知更多的职场信息。但...
22
明白三件事情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或许不需要每天问自己三次,但必须明白三件事: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必须干什么? 我想干什么是指个人的理想,我能干什么是个人的能...
23
回答七个问题
1999年,管理大师杜拉克发表文章,向职场人士提出了如何清楚地认识你自己,而且把“认识”上升到了“管理”的高度。怎么管理你自己?杜拉克也曾提出来 要问自己五个问...
24
第二节 五大理性认知秘诀
《孟子·梁惠王上》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的意思是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
25
第三节 五大感性认知兵法
在上面一节中,我们接受了五种客观测量工具,这节将介绍一些主观测量方法。主观意识法区别于通过一些量表测量的客观测量法的是,它主要是通过自我的主观意识和感受进行自我...
26
第四节 密钥:选对平台认准人
新东方学校的俞敏洪老师讲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你要想知道你今天究竟值多少钱,你就找出身边最要好的3个朋友,他们收入的平均值,就是你应该获得的收入。俞老师的...
27
重视你的人脉资源
人脉资源到底有多重要?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为人处事的能力。这句话或许有点夸张,但是我在一项调查中得出的...
28
做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
事实上,对于期望获得工作机会的我们来说,身边的朋友圈和弱联系理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弱联系只是打开了我们的信息通道,让我们注意扩大交际圈子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至...
29
第三章 规划先行,步步为营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20年后将会是什么样子? 职场中对你造成最大干扰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消除它? 你是如何看待冷热职业的,觉得自己的职业是热门职业吗? 现在...
30
本章论道——职业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