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之前的用心是成功的源泉
通过多年的招聘工作,我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比别人更加用心地去找工作的人,也能更容易得到工作,并且能够更好地做好这份工作。
还是先听我讲故事吧。
时间倒推10年,那时候我在一家企业担任HR工作,有一个姓胡的年轻人来到我们公司,我暂且叫他小胡。那时候小胡来面试公司的企业主管,我注意到他的学历是中专,一起来面试的还有另外两人,学历分别是大专和本科。面试的题目有两道,一是画一张组织架构图,一是画一张作业流程图。三个中,只有小胡既说到了重点又把握到了细节,论述得非常到位。
那次面试由于我有点事情走得比较晚,在下去的电梯里面竟然又遇见了小胡。
他跟我说是有点事情才走得迟的,并且给面试得口干舌燥的我递了一瓶水。我们才短短地聊了几句,我竟然惊讶地发现他不仅熟悉这个主管岗位,对我们公司的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等也非常了解。
但是我们没有给小胡回复。说实话,尽管小胡表现得最优秀,但是公司对学历还是有要求的,当然是在同等条件下学历为大专或者本科以上更好,所以我们还在发布着招聘信息。
就这样半个月过去了,后来在人才网上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账号发过来的简历,我一看那不是小胡吗。我把他的资料打印出来交给领导,“他不是已经面试过了吗,就用他吧”。由于这个岗位具有急切需求,领导也当即决定录用了。
进公司了有时候在电梯里遇到,多次闲聊的时候,我才知道小胡是用了心的:这表现在他对简历的发送上。
在网上投递简历找工作的人应该知道,系统设置是相同的信息同一个账号的应聘者不能重复、多次发送。而且一般的企业也不会从过去淘汰了的简历中找人。苦苦等待没有结果的小胡看到我们公司的招聘信息又出来了,就采用了外发邮件的形式发送了自己的简历,因为信息上会有邮箱地址。
这也表现在他在电梯里面与我的“偶遇”上。
小胡那天是第一个面试完却最后一个走,是因为他在后面两人面试时就已经把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网上搜集到的信息做了一次核对,并且就公司的招聘情况询问了其他的工作人员。他在电梯里面对我那几句简单却又有分量的询问也是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而他这样的问候也多少加深了我对他的印象。
当然,我们最终录用了小胡,并且开出的薪资是他以往在一家小私企担任主管工作的近两倍。
所以大家都知道了,如果不是小胡在工作之前一步一步那么用心的话,他完全不可能进入我们公司。事实上,在他踏进这个工作门槛之前,我们完全有可能招到学历比他高、工作能力比他强的人,但是偏偏小胡的努力让我们觉得招他就可以了。
时刻准备着,为了更好的工作
小胡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在工作3个月之后,他便提出了换岗申请:令人惊讶地放弃了主管的位置,表示愿意从基层做起。理由是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需要多学一学,亲身体验一下不熟悉的工作流程。
半年后,小胡由于在基层表现出色,又被提拔到了主管的位置。
现在,小胡已经是一名外企的高管,工资也从第一份工作最开始的2500元每月到了25000元每月。
事实上,小胡在基层岗位工作时我丝毫不担心他的前程,他在看似是在退却、放弃,其实都是为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在用心准备。以退为进更需要智慧和勇气,而在看中的职位到来前的付出,不也是找工作的过程吗?
所以,当我们观看一部影片的时候,往往能猜出结局。当我们观察身边的同学、朋友时,我们往往也能猜出他在职场中是否会成功。但是当我们类推到自己的工作时却倍感迷茫。其实,迷茫的关键点在于没有在一项事情上倾注足够的用心与细心,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足够的前期付出,也就没有后期的开花结果了。
周丹寄语:
1.职业生涯应该从找工作算起,在找工作时的用心准备已经是一种职场智慧。
2.认准了一项工作,就要有坚持不懈、穷追不舍的精神。
3.找到工作只是职场成功的一小步,要向着更好岗位时刻努力着、准备着。
4.要学会分析和总结,找工作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成功与喜悦都是一把开启下扇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