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从第一稿的写作到本稿的完成,三稿的写作不想竟然花了五年的时间。现在终于与大家见面了,我的心里却还有些忐忑,忐忑是否对你有帮助、是否能够得到你的青睐。这本书的内容侧重于一些工具与方法,相比同类书籍读起来有点费神和生硬,但仍希望你能读它,因为它确实能帮助你。
虽然花了五年时间,但我没想过这么快书就能出版,我写这本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将工作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记录下来,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按照我的职业规划,这本书应该是我退休后再慢慢整理,一方面这本书已经是集我一生工作经验的总结与精华;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读者的敬畏,因为书籍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求职者和职业人士的困惑也日益凸显,在众多朋友的强烈建议下,特别是在中南大学颜爱民教授的直接指导和激励下,我改变了最初的想法。我想这本书早日出版,也许真能早一点让读者朋友受益。
古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相比于别人叫我周总,我更喜欢大家称呼我为周老师。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我从小职员到上市公司高管,并且获得了职业规划领域含金量最高的从业资质——全球职业规划咨询师(GCDF)证书。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把工作当成了职业,把职业当成了事业,为职场中更多的人答疑解惑就是我的职业理想和终身事业。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和职场中各层级人群探讨各类职业困惑,帮助他们厘清职业规划思路,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出谋划策。作为一些高校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客座教授,面对那一双双对未来职业充满渴望和对自我规划充满迷茫的眼睛,讲台上的我更感到一种神圣与责任,我深知我的每一个指点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更加重视自身修炼和相关经验的提炼。我阅读一些国外原版职场规划书籍的动力也正是来源于此。
我中学时的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如果在你迷茫的时候有一束光的指引,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光点,你也能顺着那个光点走出去,而不会长久地在黑暗中摸索。
所以对于职场中还在迷茫的你们,如果我的这本书能够像一束光或者就是一个小小的光点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那么我这本书写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这本书没有华丽的包装与辞藻,有的只是我想将近二十年来的心得体会全部倾注给你们的一颗真心,我希望将这本书打造成为对你有帮助的书,希望我的这颗真心能够伴着你们前行。
本书开篇我就说过职场是一场旅行,到这里,我们应该已经很熟悉了,希望我能成为你们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将这场职场之旅走得更远一点、更顺一点、看到的风景更多一点。
最后,我要感谢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全程指导的颜爱民教授,感谢写作初期为我提供帮助的郭美兰老师、李贝老师等;感谢在策划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章勇老师、欧阳璐老师等;感谢在设计过程中提出创意的任子豪等;感谢书中案例的主人公们,是他们将职场故事与我分享,使得我在倾听之时也拥有了宝贵的素材,我会继续跟踪并且关注这些可爱的同学、朋友、同事们的职场成长,也欢迎读到本书的你们将职场故事与我分享。出版本书并不是我职业规划探索的终结,它应该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成果,今后我会更好地为职场人士提供支持与帮助。
周 丹
201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