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综合因素进行比较决策
要进行职业规划决策,我们需要将前面几种职业机会评估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即搭建起“个人综合因素”与“职业机会评估”相匹配的桥梁。首先,我们要判断个人在各项职业机会上的个人资质、工作价值得分、职业核心功能与个人兴趣比较得分情况,如果职业机会的资质与个人资质相符即确定为符合。再次,根据对职业决策分析的步骤进行匹配度选择。在个人资质阶段,选择职业机会资质与个人资质相匹配的机会,在工作价值得分上根据选择方法得出最匹配的职业机会,职业核心功能与个人兴趣比较得分也是如此。最后,根据匹配度进行决策。
我们仍以小李同学为例,在本章第二节中她已经得出了三项工作机会的工作价值综合得分,在第三节中得出了三项工作机会的职业核心功能评估比较得分,综合分析见表23。
表23 职业综合因素分析

通过上面表格的比较,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资质不达标。如果资质不符合,那就按资质评估要求取得相应资质,然后再做其他决策。
(2)如果匹配度一致。在拥有必备资质的几个职业机会中,不论从工作价值的综合比较,还是从职业核心功能评估,匹配度趋向一致时,决策就比较容易了。
(3)如果匹配度不一致。在拥有必备资质的几个职业机会中,工作价值的综合得分与职业核心功能评估比较,匹配度不一致时,决策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按国外专家的建议,肯定是遵从符合个人职业兴趣轮廓的职业,对此,我不反对。但我也支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的选择,这种支持主要是针对中国就业现状以及中国文化特性提出的个人建议。中国的国情是就业难,不就业就没有生活来源,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工作价值评价因素的“他人影响因素”,即父母亲朋的影响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决策影响因素。
(4)如果不是很准确。由于在评估过程中,评估者是个人对自身喜好进行评估打分,难免带有人为因素而达不到高度准确。但可以肯定地说,有相对的量化评估比没有任何量化基础要好很多。因此,职业机会的评估能为我们选择职业、做出职业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也并非唯一依据。
(5)如果有变化。变化并不是坏事情,我们做出自己相对合适的决策后,在以后的职业发展阶段中应适时评估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