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心态:做个快乐的“傻瓜”
职业化,还需要我们心态平衡。平衡心态也是职场人所需要的健康心态,唯有心态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才能不产生非分之想,不做出格的事。与之相对的是心理失衡,人一旦处于心理失衡状态,那么非分之想和不良之举就会随之而来,严重者距离产生变态心理也就不远了。
心理失衡容易产生的不良想法和不良行为有:我干嘛这么卖力地工作?我干嘛因为那点工资就在单位加班?我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自己拿走几件有什么关系?领导凭什么那么训我?我干嘛这样低声下气地给顾客解释这么多?我又不认识他!我干嘛说公司好?公司又不是我家!
心理失衡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亦会影响组织的和谐。试想如果一个组织中全是如上这类想法的员工,那么这个组织就难以达到和谐状态,甚至无法运转。所以,具备一颗平衡心,是组织的需要,也是职业化对我们的要求。
那么我们如何拥才能有平衡的心态呢?
做个快乐的“傻瓜”
这要求自己成为一个“老实人”,可能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傻瓜”,仿佛人一老实就要犯“傻”。其实不然,就工作而言,往往不需要我们投机取巧,踏实肯干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也是领导最喜欢的,更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就拿“傻瓜”这个词来说,它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而是特指那些诚实而快乐的人。
在顾颉刚先生的《史林杂识出编》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古时候,有个叫瓜州(今甘肃瓜州县)的地方居住着一个叫“瓜子族”的部落。瓜子族的人忠诚老实,十分厚道,也十分快乐。别人雇他们干活时,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终日不停地劳动,并且还以此为乐。这在有些懒惰的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于是人们就称他们是“傻瓜”,由此便演绎出“傻瓜”一词。
其实,“瓜子族”们干得挺快乐的。正是乐在其中,他们心里有劳作所带来的满足和欣慰,有取得报酬时那份无愧于心的成就和快乐。旁观者还不一定有这些“傻瓜”快乐呢,却笑人家傻,其实是更加可笑。
所以,于千千万万的人中,究竟谁傻谁不傻,并不是人人都看得清和识得准的。因为人与人心理平衡的杠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以能帮助别人为乐,看到别人快乐他也快乐,别人不高兴他也不高兴,那么对这样的人而言,是否能让别人高兴就是其心理平衡的支点;有的人爱偷懒,少干活就高兴,比别人多干一点心理就不平衡;有的人自私心重,总想着自己能得到更多才好,要是看到别人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他心里也会不平衡。
要知道,很多取得成就的人,以及一些生活愉快、知足常乐的人,其实都是些“老实人”。有这样一句话,“成大事的人,都是靠吃亏走向成功的”。因为他们能掌握自己心态的平衡,不在乎一点一滴的得失,不去一斤一两地计较,他们常常对别人眼红的东西无动于衷,对别人躲避的东西默默承受。但最终他们却成功了,而那些不老实的人却没有。事实上我们要弄明白,你是想影响别人,还是被别人影响?心态平衡的人,总是能影响别人,心态不平衡的人,总是被别人影响。对正常人而言,“老实”或者“傻”在某些时候其实是一种大智若愚。因为他们的心态才是真正平衡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很傻,因为他总是分不清钱币的大小。于是大家便常用五分和一角的硬币逗他玩,让他说哪个钱币大,说出来就让他拿走那一个。这个小孩每回都说是五分的硬币大,大家便大笑起来,并都以此取乐。有一次,一个很善良的老头在这个孩子又一次被别人取乐后,偷偷对他说,你不要再说这个五分大了,那个一角的价值是这个两倍大呢!这个小孩子呵呵笑了一下,对这个老人说:“老爷爷,如果我说一角的大,那么他们还会每次都给我钱币玩么?”据说这个故事中的小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被别人当成傻瓜。可是,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就像哈里逊总统一样,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是许多“聪明人”眼中的傻瓜。结果,那些所谓的聪明人都平庸地过了一生,而那些被称为“傻瓜”的老实人却达到了成功的巅峰。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功,就不要只是困惑于如何成为天才,更不要处心积虑地让自己变得更精明,而要相信勤奋、毅力和意志的力量,做一个心里平衡,能脚踏实地地向前进的“傻瓜”。
假如你看到有人很勤奋,工作很卖力,平时很会为公司着想,你不要嘲笑这样的人。因为这样做恰恰是职业化对我们的要求,而且这样的人也最容易走向成功。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向他们学习,做一个“老实人”。
适应工作,改变自我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改变不了环境,你就要改变自己。平衡心态也需要我们善于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丰富程度。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人生进程中,人要进步,就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让缺点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而要做到这些,自身就必须做出某些改变。只有善于适应环境,主动改变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成功。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也许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让我们烦心。这时候要让自己善于适应,让自己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如果你能接受工作事务中的变化,接受他人与自己的不一样,改变自己抱怨的心态,你会发现自己能干了好多,一切都会有新的开始,因为工作会回馈我们很多。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都做生意,大女儿是卖扇子的,小女儿是卖雨伞的。天晴时,老太太就为小女儿担忧,担心雨伞卖不出去;雨天时,老太太就为大女儿忧虑,担心扇子卖不出去。如此一来,老太太的日子过得很郁闷。邻居问她为何总是满脸忧伤,老太太说明情况。邻居笑着说:“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呀!天晴时,你的大女儿生意很好;天阴时,你的小女儿生意兴隆。”老太太听了,顿时豁然开朗,转忧为喜。
很明显,天气的变化是老太太无法改变的,但是她改变了心态之后就完全拥有了另外一种生活面貌。在工作中也一样,认识到工作环境非一己之力可以改变,就得学会适应,才能达到高效能,走向职业化。
周丹寄语:
1.在工作中要善于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老板心态”要求我们善于把自己当作一个商品打造,对自己进行包装,体现自己的特征与品牌故事,并随时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样也能拥有更多的曝光度,引得贵人相助。
2.每天出门工作之前,不妨对自己说一遍:感谢组织/公司给我提供了工作,我能够通过它实现生存和理想。这样你一整天都会很快乐。
3.不懂得平衡的人,总是会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影响,迷失了方向,迷失了人生。唯有自己的心中有平衡的力量,才不会把选择的自由交给别人,才能把握人生的平衡。
4.傻瓜和天才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是的,“傻瓜”有一天或许真的会把你甩在后面。所以,不管你相不相信,这个世界都是只有心态平衡的老实人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快乐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