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变有宗,职业冷热趋向纵观
月有阴晴圆缺,职业也是一样,职业的冷热状态不可能一成不变,处于整个经济社会环境中的职业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把握职业发展变化趋势。同时做好职业规划,以不变应万变,心怀目标,坚定道路,这样明月自会常照心头。
2005年,小龚从一所地方院校的新闻系本科毕业。她选择读新闻学是因为听说新闻学好就业,也羡慕电视里面拿着话筒的主持人以及在事发现场揭露真相的记者。但是毕业后,她就读的地方院校所在地由于媒体就业岗位有限以及对人才的要求高等原因一直找不到好工作。就业不理想的她听说长沙的媒体十分发达,就考取了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进行深造。但是当小龚三年研究生毕业后,问题也来了,由于她研究生所学的是纯理论的新闻史研究,对于新闻器材等实践性要求高的电视媒体来说基本用不上。于是她选择先进一家纸媒实习,三个月的实习期结束后并没能留下来。事实上她所在媒体的实习生已经比记者还多好多,甚至出现一个记者带几个实习生的情况,而她也听说该媒体近几年没怎么招人,员工基本上是饱和的。
小龚于是迷茫了。她的实习老师告诉她,自己也是10年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本科生,那个时候长沙媒体飞速发展,对媒体从业者需求十分旺盛,当时考虑的只是选择在党报还是在电视媒体。小龚的实习老师尽管是本科毕业,但是由于已经有了10年的工作经验,并且在报社站稳了脚跟,尝到了媒体业飞速发展带来的甜头,现在已经有房有车,同时又在湖南大学攻读新闻传播学的在职硕士了。
沦落为“新闻民工”的小龚听说证券经济分析师很热门。她的一位表哥做这一行已经能拿到30万以上的年薪了,想着自己对经济也比较感兴趣,遇到困难也可以求助表哥,于是跑到一家证券公司从经济师的助理做起,但是四个月后终究是文科生的她对那些枯燥的数字分析、客户资料收集已经是头晕脑胀,最终选择了离开。
两个月后,又跳到一家民营企业做高级文秘的小龚听说研究生时比较要好的李同学也没有从事新闻媒体的工作,而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助理,因为他在读研期间就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现在正准备读博的李同学说:“小龚你不是在读研期间也参加过司法考试吗?这里还有律师助理的名额我可以向领导推荐你……”
小龚突然想到自己对法律确实也感兴趣,以前曾经想过当一名律师,甚至读研时也参加过几次司法考试,只是几次都没通过就最终放弃了。那么现在要不要先从律师助理做起呢?
我想对发来邮件的小龚说,现在有没有必要换工作去做律师助理真不是关键问题,现在需解决的是职业认知问题。研究生毕业的女生事实上在年龄上就已经没有竞争优势了,如果还一味地抱着从众心理去择业,不断随波逐流,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小龚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求职者的问题:喜欢随大流,仿佛什么都能干,但仿佛什么也干不好,职业更换频繁。对于一年换3份工作都还没明白自己的职业方向的类似小龚这样的求职者来说,我建议首先对自己到底适合从事哪个职业类别有个明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