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锚——目标定位的方向标

职业锚——目标定位的方向标

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做出职业选择时,最难以舍弃的选择因素。也就是我们选择一生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我们个人在职业发展中必须在内外因素的比较中找到最相符的一类,以便找到职业目标,做好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锚的8种类型:

1.技术/职能型

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来自于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喜欢面对专业领域的挑战。他们通常不喜欢从事一般的管理工作,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放弃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就。

2.管理型

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立负责一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他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体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作。具体的技术/职能工作仅仅被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3.自主/独立型

希望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宁愿放弃提升或工作发展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与独立。

4.安全/稳定型

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他们因为能够预测到稳定的将来而感到放松。他们关心财务安全,如退休金和退休计划。稳定感包括诚实、忠诚,以及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尽管有时他们可以达到一个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

5.创业型

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想向世界证明公司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建的。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时在学习并寻找机会。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便会走出去创立自己的事业。

6.服务型

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例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等。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这意味着即使变换公司,他们也不会接受不允许他们实现这种价值的变动或工作提升。

7.挑战型

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难以克服的困难障碍等。对他们而言,参加工作的原因是工作允许他们去战胜各种不可能。他们需要新奇、变化和困难,如果事情非常容易,他们马上会觉得令人厌烦。

8.生活型

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喜欢平衡个人、家庭和职业的需要,因此,生活型的人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足够弹性”的工作环境来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将成功定义得比职业成功更广泛。相对于具体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生活型的人更关注自己如何生活,在哪里居住,如何处理家庭事情等。

为了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首先拿出一张纸,仔细思考以下问题,并将要点记录在纸上:

1.你在中学大学时投入最多精力的分别是在哪些方面?

2.你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或者实习工作)是什么,你希望从中获取什么?

3.你开始工作时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有无改变,为什么?

4.你后来换过工作没有,为什么?

5.工作中哪些情况下你最喜欢,最不喜欢?

6.你是否回绝过调动或提升,为什么?

然后根据对职业定位的解释,确定你的主导职业定位。

下面是小贺同学给出的回答:

1.除了学习之外就是学生会的管理工作,同时兼职做《英语周报》发行以及电话卡、手机等的销售工作。

2.在一家私营企业做业务员,负责一个产品的销售推广工作。希望从中熟悉产品的销售流程,增强与人打交道能力,通过努力当上销售经理

3.长期目标是做一个外贸企业的管理者。实习时经由同学推荐,进了相类似的企业。

4.换过实习工作,希望多尝试了解不同工作的性质,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

5.喜欢带领一个团队取得目标性以及阶段性胜利的感觉。不喜欢一天到晚独自完成一些交代吩咐的琐碎、重复性的工作。

6.拒绝过,第一份工作实习期满可以留下但是拒绝了。因为该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对内销售,主要为零售业的小客户,不能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满足跟大客户打交道的兴趣。

从小贺反馈过来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小贺属于管理型。他中学、大学都是在学生会担任管理工作,享受带领一个团队完成特定目标的成就感,不喜欢单独做一项所谓的重复性的工作等,都是管理型的表现。鉴于他大学时候学习的是对外贸易专业,自己也做过销售类的兼职,因此我建议他的目标是对外贸易企业的管理者。这样一方面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另一方面也具有管理型的价值观。幸运的是小贺才大四,职业道路完全可以自己设计。因此,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后,接下来小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体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