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常照镜子

第一节 常照镜子

在高校进行职业规划讲课时,我经常会碰到一些同学向我讲述他们的困惑。

李云,某大学经济管理系一年级的学生会计管理是他高考时按照父母意见填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发现自己对专业不感兴趣。个性活泼的他,先后报了4个社团活动,半个学期下来,虽然个人能力提升了许多,专业学习却没有什么进展。会计行业要求人更多的是稳重,他现在很困惑:自己的个性是否适合会计行业,今后是否要在会计行业发展?

王宇,某大学机电系汽车维修专业大二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他做了许多销售方面的兼职工作,如在移动公司做销售小组负责人。当他身边的同学都在专心钻研技术的时候,他却在做其他工作,他觉得自己更加喜欢与人沟通方面的工作。眼看明年就要毕业了,他在思考:是毕业后做技术还是做销售呢?做技术工作自己不喜欢,做销售工作专业又不对口,怎么办才好呢?

李云和王宇这类的困惑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这类困惑表现为:一是对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了解比较少,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偏好;二是对所学专业未来进入的岗位群的了解相对较少;三是不明白职业选择的决策方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自我认识开始,寻找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方向和目标。

因为这一切的困惑归根于自我认知的困惑。而人类对自我认知的困惑可以说从人类诞生起就已经存在。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神话: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狮身人面女妖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的人出了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过路者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无数人为此而丧生。最后是一个流浪者猜中了。这个答案就是人!

这个谜语在三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被当作神谕受到顶礼膜拜。人们把它镌刻在都城德尔阿波罗神庙的入口处,好让城市的每一位居民和每一位访客都能第一眼看到它,都能经常看到它。它受人膜拜之处正在于它的答案。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最喜欢引用这句话,以此曰:人啊,认识你自己!

所以,我想首先强调的就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

古人如此,今人亦莫不如是。在资讯泛滥、社会关系复杂的今天,我们更容易当局者迷。所以在职场中,与其时刻警惕老板,紧张同事,还不如多花点时间与方法去认清自己。因为你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