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低压配电线路

3.2.5 低压配电线路

1.安全要点。

(1)架空线路。

①架空线路由电杆、导线、横担、绝缘子、金具和拉线等组成。架空线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线,并应架设在专用电杆上,电杆宜采用混凝土杆或木杆,其长度不小于8m。电杆埋设时不得有倾斜、下沉及杆基积水现象,埋设深度应为杆长的1/10+0.6m,装设变压器的电线杆的埋深应不小于2m。

②架空线路须固定在针式绝缘子或蝶式绝缘子上,电线与横担的距离应不少于5cm。架空线路的绑线材质应与导线相同,直径不小于2mm,绑扎长度应不小于150mm。

③电杆的斜拉线宜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钢线,斜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45°~30°之间,斜拉线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m,斜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应装设斜拉线绝缘子。因受地形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斜拉线时,可采用撑杆代替斜拉线,撑杆埋深不得小于0.8m,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撑杆与主杆的夹角值为30°。

④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线间距不得小于0.3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距不得小于0.5m。架空线路布置如图3-6所示。

图3-6 架空线路布置图

注:
1.横担:木横担(方木)80mm×80mm×1.8m;铁横担(角钢)50mm×50mm×5mm×1.8m。
2.绝缘线颜色标记及排序:L1黄,N淡蓝,L2绿,L3红,PE绿/黄双色。

⑤架空线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导线中的负荷电流应不大于其允许载流量;线路末端电压偏移应不大于额定电压的5%;单相线路的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应相同,为满足机械强度要求,绝缘铝线截面应不小于16mm2,绝缘铜钱截面应不小于10mm2;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的架空绝缘铝线最小截面应不小于35mm2,绝缘铜钱截面应不小于16mm2

⑥在一个档距内每一层架空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数的50%,且一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线路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时档距不得有接头。导线接头应采用压接或焊接,接头长度为导线直径的7~15倍。线路安装时应先安装用电设备侧,再安装电源侧;拆除时反之。

(2)电缆线路。

①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设置电缆槽或埋管)或架空方式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的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②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黄绿两种颜色的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③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卡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带来的荷载。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3)室内配线。

①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应穿管保护,距地面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②每栋房应安装有总开关箱,室内配线所用的导线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应不小于1.5mm2

③室内配线必须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等功能。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的电器负荷与绝缘导线、电缆的选配应符合规范要求。室内各处接头必须用分线盒保护。

④室内配线设置应整齐、简洁,严禁乱拖乱拉、随意接设,不得使用大功率的电气设备;漏电保护器、插座等宜设置在人员活动轻易触碰不到的位置。

⑤室外灯具距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2.4m,插座接线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⑥各种用电设备、灯具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

2.安全设施。

(1)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7m,在电缆周边均匀敷设不少于50mm厚的细砂,并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保护层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在拐弯、接头、终端和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装设明显的方位标志,直线段上应适当增设标桩,桩需露出地面约15cm。

(2)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铜导线,用塑料夹固定敷设,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2.5m,并应尽量减少接头。管内、槽板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应放在接线或分线盒内,线路交叉或与管道交叉时,每根导线要穿绝缘管进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