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出版说明
全国空中乘务专业规划教材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空乘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开发和编写。作为全国首套针对空中乘务专业编写的较为完善的系列教材,从2006年规划之初,我们就一直坚持“探索教材体系、服务专业发展,创新教材内容、引领专业趋势”的指导思想。经过十多年的使用,本套教材得到了相关院校一线教师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对我国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系列教材问世之时,正值我国空中乘务服务专业教育不断规范、健康发展之时。一方面,民航服务在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服务的品质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空乘服务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次、培养模式、培养水平上不断创新,学科内涵不断充实,服务于我国民航未来发展的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形成。其间,我们一直密切关注民航服务的实践,动态跟踪空中乘务专业的国内外发展趋势,不断深化对民航服务专业教育的认识。为适应未来民航服务国际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继续发挥本套教材在我国空乘服务专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我们就教材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效果以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职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多次组织工作在专业建设一线的空乘服务专业专家、教师对已出版教材进行修订,同时根据行业发展及教学需要补充新的教材品种,力图在教材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方面有所创新,使这套空中乘务专业系列教材在未来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1.提升教材的学科内涵。现今的空乘服务教育已从普通的专科教育为主,逐步走向本专科教育并存的格局,学科的内涵逐渐凸显出来。为此,我们在教材编写和修订中,强化了学科概念,通过完善与创新核心课程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未来空乘服务学科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
2.提升教材的兼容性。随着空乘服务本科教育的突起,空乘正在从服务技能教育逐步向专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与人才档次转变。为此,在本套教材编写及修订中,我们融进了本科教育的理念,力图使教材同时适用于本科与专科教育。
3.教材模式更适用于教学。教材要为专业建设、为教学服务,更要为学生服务。我们将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反馈意见进行了汇总,在完善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使教材更贴近教学需要。
4.体现现代民航服务研究成果。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民航服务学科逐渐成形,核心概念与外延正发生着变化。作为教材,必须反映这一发展趋势,摒弃传统的概念与思想,以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我们根据不断丰富的专业内涵,引进了学科的理念,对教材的核心思想进行了完善,使教材的整体脉络更加科学、更具有前瞻性。
5.理论与案例结合,着力于培育整体服务思想体系。空乘服务专业实践性很强,服务涉及的情境复杂,服务的艺术性凸显,教与学问题突出,理论的引领更需要案例的配合。为此,在本套教材编写与修订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完善教材理论内容体系,还特别增加了案例的数量,并及时将最新的案例编入教材中,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民航服务的“崭新空间”。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国空中乘务专业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内涵不断丰富,培养体系更加科学,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以空中乘务本科培养为主的学校,在探索专业内涵、丰富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我国的空中乘务专业已经步入成熟发展时期,希望系列教材的不断修订及新品种的补充能为我国空中乘务专业未来发展与专业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高质量空乘服务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培养模式、学科建设、规范的课程体系以及合理的课程内容与有效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希望本套教材能在优化全国空中乘务服务及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传播交流有效教学方法方面尽一份绵薄之力。对于教材使用中的问题,我们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反馈及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我们会全力以赴地不断提升教材的品质,以回报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广大师生。
如有建议或疑问,欢迎发邮件至wytep@126.com,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旅教社-空乘教材服务”企业微信。
旅游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