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假单胞菌青霉素
▶羧芐西林(Carbenicillin)
·药理作用·本品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属羧基青霉素类。其抗菌作用机制同青霉素G。本药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吲哚阳性的变形杆菌作用较强,但对青霉素敏感的G+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对氨苄西林敏感的G-杆菌的作用不及氨苄西林。本药对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产青霉素酶奇异变形杆菌除外)、多数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流感杆菌和奈瑟菌属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本品不耐青霉素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
·药代动力学·本品对胃酸不稳定,不能口服给药。肌内注射1g后,tmax为1 h,Cmax为20~30 mg/L。以每小时1g的速度静脉滴注,平均血药浓度为150 mg/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0%。与其他青霉素相似,羧苄西林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95%的药物以原型从尿液中排出。肾功能正常者t1/2为1h,肾功能减退的患者t1/2延长,应注意给药剂量的调整。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全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如菌血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烧伤创面感染等,对治疗儿童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乳突炎也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成人:每日4~8g,每6h1次。儿童:每日50~500 mg,每4~6h 1次,最大用药剂量可达600 mg。
·制剂·注射剂:每支0.5 g、1.0 g、2.0 g。
·注意事项·①对本品或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②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使用需暂停授乳。③本品为二钠盐,对限钠摄入的患者应引起注意。④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⑤长期大剂量用药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钠和血钾水平。⑥大剂量静脉注射可出现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血药浓度过高时可发生急性代谢性酸中毒。⑦本品与丙磺舒联用可阻止药物从肾脏排泄,提高羧苄西林钠的血药浓度,本品与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血药、血栓溶解药、水杨酸类药或血小板聚集抑制药联用可增加出血危险性。
▶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商品名·唯依旺,更欣。
·药理作用·本品为广谱青霉素,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菌(不产β-内酰胺酶株)等皆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不产β-内酰胺酶的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也对本品敏感。除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本品对G+菌也有较好作用。
·药代动力学·口服不吸收。健康成人肌内注射2g后30 min Cmax为36 mg/L,6 h的血药浓度为1.3 mg/L。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本品1g后血药浓度分别可达58.0 mg/L和142.1 mg/L,6 h的血药浓度分别为0.5 mg/L和0.6 mg/L。体内分布较广,周围器官均可达到有效浓度,在胆汁和前列腺中也可达到较高的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7%~22%,t1/2为1h左右。在肝脏内不易被代谢,通过尿液和胆汁排出。
·适应证·用于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可用于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患者的感染。
·用法用量·①成人,中度感染:每日8g,分2次静脉滴注;严重感染:每次3~4g,每4~6h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每日总剂量不超过24g。②婴幼儿和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为每日100~200 mg/kg。
·制剂·注射剂:每支0.5 g、1.0 g、2.0 g。
·注意事项·①用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②哌拉西林在少数患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导致出血,发生后应及时停药并予适当治疗;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③有过敏史、出血史、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抗菌药物相关肠炎者皆应慎用。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授乳。⑤哌拉西林可能会引起急性全身发疹性脓疱病的不良反应。⑥使用本品需警惕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风险,即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皮疹反应
(DRESS)。
▶替卡西林(Ticarcillin)
·药理作用·本品为半合成抗假单胞菌青霉素。抗菌谱与哌拉西林近似,对G+菌的抑菌作用低于青霉素G。对G-菌的抑菌作用较羧苄西林强数倍。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对本品较敏感,沙雷杆菌对本品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易对本品产生耐药。本品不耐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也无效。
·药代动力学·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1g,血浆药物浓度于0.5 h达峰值,可达31 mg/L。静脉注射3g,1h血药浓度接近于100 mg/L。体内分布较广,可渗透入CSF和胎盘,胆汁中浓度也较高。主要由尿液以原型排泄,肌内注射1g,尿液中Cmax可达1 mg/ml,t1/2约为70 min。
·适应证·主要用于G-菌感染,包括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淋球菌、流感杆菌等所致全身感染,对尿路感染的效果好。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需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用法用量·①成人:每日200~300 mg/kg,分次给药;或每次3g,每3h、4h或6h1次。②儿童:7日龄以下婴儿为每日150 mg/kg;婴儿每日225 mg/kg;其他儿童每日200~300 mg/kg,均分3次给药。
·制剂·注射剂:每支1 g、3 g、6 g。
·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对该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患者禁用。②对头孢菌素有过敏史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和凝血异常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③肾功能减退患者接受大剂量替卡西林时,应随访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等。④长期大剂量使用替卡西林应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
▶磺芐西林(Sulbenicillin)
·商品名·克沙,嘉倍康,美罗。
·药理作用·本品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其作用机制与其他青霉素类相同,通过作用于PBP,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其他G-菌具有抗菌作用。肺炎克雷伯菌、吲哚阳性变形菌多对本品耐药。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亦具抗菌活性。对消化链球菌、梭菌属在内的厌氧菌也有一定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较羧苄西林略高。
·药代动力学·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肌内注射1g后30 min达Cmax,为30 mg/L。在体内分布广泛,胆汁、腹腔渗出液、痰液、肺组织、胸壁组织、子宫、脐带及羊水中均可达有效治疗浓度,其中胆汁中浓度较高,可达700 mg/L。在胆汁中浓度可为血药浓度的3倍。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0%。消除t1/2为2.5~3.2 h。主要经肾脏排泄,24 h经尿液排出量为给药量的80%。部分药物可经胆汁排泄。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以及其他敏感G-菌所致的肺炎,尿路感染、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和血流感染等。用于对本品敏感细菌所致腹腔感染、盆腔感染时宜与抗厌氧菌药物联合应用。
·用法用量·①成人:肌内注射每日2~4g,分2~4次。静脉滴注每日4~8 g,分2~4次。铜绿假单胞菌等引起的严重感染,每日用量最高可达20 g。②儿童:每日40~80 mg/kg,分2~4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严重感染每日80~300 mg/kg,分4次给药。
·制剂·注射剂:每支1 g、2 g、4 g。
·注意事项·①使用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者禁用。②慎用于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呋布西林(Furbucillin)
·商品名·卓利菲尔,斯瑞普林。
·药理作用·本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速效杀菌作用,其作用部位与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不同,主要为抑制细胞壁糖肽的合成,不与青霉素类竞争结合部位。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和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G+菌也有效。对多数敏感菌的MIC为0.1~2 mg/L。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用对肠球菌有协同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静脉滴注2g后Cmax为174 mg/L,尿液中药物浓度可达2 600 mg/L,12 h尿液排出量为给药量的39%。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
·适应证·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成人:每次1~2 g,每日4次,溶于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0~100 ml中,缓缓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控制在0.5~1h滴完;极重感染时日剂量可增至12g。②小儿:每日剂量100~150 mg/kg,用法同上。
·制剂·注射剂:每支0.5 g、1.0 g。
·注意事项·①使用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②局部刺激反应较强,不宜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液浓度大或滴注速度快时也会引起局部疼痛,应改用稀释液或放慢滴注速度。③与耳毒性及肾毒性药物联用,应监测听力及肾功能并调整剂量。④有报道称同时使用万古霉素和麻醉药可能出现红斑、类组织胺样潮红和过敏反应。
▶阿洛西林(Azlocillin)
·商品名·绿灵美兰,中诺新抗,奕宁,阿乐欣,奥莫捷。
·药理作用·本品为脲基青霉素,对大多数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G+球菌和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一般较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略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替卡西林及美洛西林为强,与哌拉西林相似;对耐庆大霉素和羧苄西林的铜绿假单胞菌也有较好抗菌作用。对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的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相仿,对部分脆弱拟杆菌也有较好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球菌及淋病奈瑟球菌的抗菌活性强。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球菌对本品亦耐药。
·药代动力学·口服不吸收。快速静脉注射1 g,5 min后的Cmax为92.9 mg/L;30 min内静脉滴注5g,滴注结束时的血药浓度为409 mg/L,8 h后仍能测得2.6 mg/L。给药剂量1~2g和5g时,消除t1/2分别为0.7~1.5 h和1.2~1.8 h。阿洛西林在组织和体液中广泛分布,在支气管分泌物及组织液中的浓度高。不易进入正常CSF,脑膜有炎症时,CSF中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10%~3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0%~46%。给药量的60%~75%于给药后24 h内以原型经肾脏排出。
·适应证·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肠道G-杆菌所致的各类感染;也可用于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在治疗G-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严重全身性感染时,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用法用量·①成人每日12~16 g,分2~4次静脉滴注。②儿童每日75 mg/kg,婴儿及新生儿按每日100 mg/kg,分2~4次静脉滴注。
·制剂·注射剂:0.5 g、1 g、1.5 g、2 g、3 g。
·注意事项·①对本品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②应用高剂量时宜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应在30 min以上。③中度至重度肾功能减退者的给药间隔时间延长至12 h,肝、肾功能同时减退者需适当减量。
▶美洛西林(Mezlocillin)
·商品名·每安风,力扬,唯依信,天林,汀娜,吉登,绿灵美兰。
·药理作用·本品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等非发酵菌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G+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较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弱。对粪肠球菌作用较强,与氨苄西林相仿。与铜绿假单胞菌生存所必需的PBP形成多位点结合,且对细菌的细胞膜具有穿透作用,因此有较强的抗假单胞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杆菌科细菌对其耐药。
·药代动力学·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后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为70%,肌内注射1g美洛西林0.75~1.5 h后达药峰浓度,Cmax为15~25 mg/L。静脉给药后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15 min和2h内分别静脉滴注美洛西林3g,滴注结束时的Cmax分别为269 mg/L和100 mg/L。易分布至胆汁、腹腔液、胸腔液、胰腺、骨及创面、支气管分泌物内。可透过胎盘屏障,在脑膜有炎症时可通过血脑屏障,可穿透至心脏瓣膜和乳头肌以及前列腺组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6%~42%,消除t1/2为0.7~1.1 h,在新生儿中t1/2延长,肾功能减退患者的t1/2可延长至6h。药物主要以原型经肾脏随尿液排出。
·适应证·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感属、变形杆菌等G-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感染。
·用法用量·①成人:静脉给药每日8~20 g,分4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肌内注射每日100~125 mg/kg,分4次注射,每次肌内注射不宜超过2 g。②儿童:每日150 mg/kg,分2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治疗中、重度G-杆菌感染,以联合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为宜。有明显肾功能减退者,剂量应减半或给药间隔延长1倍。
·制剂·注射剂:每支0.5 g、1 g、1.5 g、2 g、2.5 g、3 g、4g。
·注意事项·①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②用药期间以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出现假阳性。③尿蛋白试验结果可呈现假阳性,库姆斯试验可呈阳性。④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停止授乳。⑤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以及凝血功能异常者慎用。⑥大剂量给药时应定期测定血钠浓度。⑦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降低用药剂量,肾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须调整剂量。▶美西林(Mecillinam,Amdinocillin)
·商品名·Coactin。
·药理作用·本品为第三代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为杀菌剂,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起抗菌作用,但其作用方式与青霉素不同,故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联用,对G-菌有协同作用。对G-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志贺菌、沙门菌和部分沙雷杆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G+菌作用较弱;对流感嗜血杆菌、假单胞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奈瑟菌属、厌氧杆菌和肠球菌等无效。
·药代动力学·口服不吸收,健康成人肌内注射400 mg后,tmax约为41 min,Cmax为13.6 mg/L。静脉推注该品400 mg(10 min内),结束时Cmax为37.9 mg/L,15 min后下降一半。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后尿液中药物浓度可达1000~2 000 mg/L,给药后12 h内尿液中药物排出率66%~73%。消除t1/2为0.65~0.81 h。美西林可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体液中,以肾、肺和肺组织中浓度较高。胆汁中浓度略高于血药浓度。胆囊手术前1h注射美西林0.8 g后,胆囊中胆汁浓度在胆囊功能正常和无功能者分别为40 mg/L和12 mg/L。美西林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弱。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5%~25%。
·适应证·该品的适应证基本与氨苄西林相似,可用于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等敏感微生物引起的单纯性或复杂性泌尿道感染以及由此引起的败血症。对于很严重的病例,可考虑加用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
·用法用量·①成人。肌内注射:每次0.4 g,每日3~4次。静脉注射:一般每日3~4次,每次0.4 g,严重感染,每次剂量可增加至0.8 g。静脉滴注:严重感染,每日3.2 g,分2~3次静脉滴注,每次在30 min内滴完。②儿童。静脉注射:每日30~60 mg/kg,分4次。静脉滴注:每日30~60 mg/kg,分2~3次滴完。
·制剂·注射剂:每支0.25 g、0.5 g、1.0g。粉针剂:0.4g。
·注意事项·①对美西林或其他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②妊娠前3个月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高度过敏体质患者慎用。③长期用药时应常规测定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
(宫玉杰 卢洪洲 董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