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头孢菌素(对MRSA有效)
▶头孢吡普(Ceftobiprole)
·商品名·Zeftera。
·药理作用·本品为第五代头孢菌素,是第一个对MRSA和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有效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结构改造,特别是头孢菌素母核3位修饰,头孢吡普与MRS所特有的PBP-2a具有强大亲和力,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目的。本品具有一般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特点,对各种G+菌、肠杆菌科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MRSA的MIC90为2 mg/L,对肠杆菌科细菌的MIC90为4 mg/L,但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不稳定,对屎肠球菌抗菌活性较差。
·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头孢吡普0.5 g后,Cmax为35.5 mg/L,消除t1/2为3.44 h。稳定期的Vd与成人的细胞外水分分布容积相当。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6%,且在药物浓度0.5~100 mg/L范围内没变化。极少经过肝脏代谢,初级代谢产物是β-内酰胺的开环水解产物。主要经过尿液排泄,24 h内给药剂量的82%~88%被消除。主要的消除方式是经过肾小球过滤,尿液中前药头孢吡普酯的浓度只占注射量的0.7%~2.2%。
·适应证·用于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治疗。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G+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500 mg静脉注射1h以上,每12 h 1次;疗程7~14d。G-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500 mg静脉注射2h以上,每8h1次;疗程7~14 d。
·制剂·注射剂:每支500 mg。
·注意事项·①本品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特殊不良反应为焦糖样异常味觉。②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或对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者禁用。
▶头孢洛林酯(Ceftaroline Fosamil)
·商品名·Teflaro。
·药理作用·本品是一种前体药物,经体内代谢转换为有活性的头孢洛林及无活性的头孢洛林M1。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细胞壁上的PBP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结构异常,包括细胞壁延展、泄漏、丧失选择通透性,最终导致细菌死亡或者溶解。此外,头孢洛林酯还可以与PBP-2a有效结合,而现在临床广泛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这种蛋白通常不易结合。因此,头孢洛林酯对于MRSA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头孢洛林酯是广谱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的G+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包括对甲氧西林和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敏感性下降的肺炎链球菌。但仍然对产ESBL和AmpC酶细菌没有抗菌效果,对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抗菌作用弱,对厌氧菌的抗菌效果不确定。
·药代动力学·本品的药代动力学类型呈线性特征。静脉滴注600 mg,0.92 h达Cmax(约为21.3 mg/L),AUC为56.3 mg·h/L,血浆t1/2为2.66 h。血浆中磷酸酶迅速将前药头孢洛林酯转化为头孢洛林。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为20%左右。头孢洛林酯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泄,少量药物由粪便排泄,无药物积蓄现象。肌内注射与静脉滴注的生物利用度相同。
·适应证·用于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包括MRSA感染。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600 mg,每12 h 1次。治疗CABP,疗程为5~7d;治疗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疗程为5~14 d。
·制剂·粉针剂:每支400 mg、600 mg。
·注意事项·①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5.9%)、头痛(5.2%)、腹泻(4.9%)、皮疹(3.2%)等。②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最主要的原因为过敏反应。③头孢洛林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对G-菌可发挥协同作用。④头孢洛林与华法林联用可能导致关节积血的发生。
(周小花 卢洪洲 董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