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头孢菌素

第二节 第二代头孢菌素

一、口服品种

▶头孢克洛(Cefaclor)

·商品名·希刻劳,曼宁,恒运,克赛福,申洛,毕利。

·药理作用·本品为广谱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MSSA、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活性与头孢羟氨苄相同,对不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头孢羟氨苄强2~4倍。对G-杆菌包括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的活性较头孢氨苄强,与头孢羟氨苄相仿,对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活性较头孢羟氨苄强。卡他莫拉菌和淋病奈瑟菌对本品很敏感。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对本品耐药。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吸收良好。食物对药物的吸收影响不大,与食物同服后达峰时间延后约1h,峰浓度较空腹服用稍低。空腹口服头孢克洛500 mg,1h的Cmax为7~12 mg/L。本品在体内不代谢,经肾脏排出的原型药物占用药量的70%~80%,t1/2为1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25%。轻度肾功能损害者,生物半衰期可稍有延长,但严重肾功能损害,其生物半衰期可延长至2~3 h。血液透析患者的半衰期可缩短20%~30%。

·适应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中耳炎;鼻窦炎;尿路感染(如淋病、肾盂肾炎、膀胱炎);皮肤与皮肤组织感染;胆道感染等。

·用法用量·口服。①成人:每日0.75~1 g,严重感染患者剂量可加倍。②1个月以上婴儿及儿童:每日20~40 mg/kg,分3次服用,严重感染患者剂量可加倍,但每日总剂量不超过1 g。

·制剂·片剂:每片0.125 g、0.25 g。胶囊剂:每粒0.25 g、0.5 g。干混悬剂:每袋0.125 g、0.25 g。

·注意事项·①本品与青霉素类或头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青霉胺及头霉素过敏者慎用。②肾功能减退及肝功能损害者慎用。③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者慎用。④本品宜空腹口服,因食物可延迟其吸收。

▶头孢丙烯(Cefprozil)

·商品名·施复捷,元锐,银力舒,力宏。

·药理作用·本品作用机制与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相似,主要通过阻碍细菌细胞壁生物合成而起抗菌作用。本药作用特点是抗G-杆菌活性和对G-杆菌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均比第一代头孢菌素强。头孢丙烯对G+需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G-需氧菌中的流感嗜血杆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卡他莫拉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厌氧菌中的黑色素类杆菌、艰难梭菌、产气荚膜菌、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具有一定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口服给药后迅速吸收,tmax为1~2 h。药物吸收后分布广泛。大部分药物以原型经肾脏随尿液排泄。清除t1/2为1~2h。本药可经血液透析清除,血液透析清除率约为87 ml/min。经3h的透析,约有55%的给药量可从血浆中清除。

·适应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用法用量·口服:①成人:每次0.5 g,每日2次。②儿童:每次15 mg/kg,每日2次。

·制剂·片剂:每片0.25 g、0.5 g。胶囊:每粒0.5 g。颗粒:每袋0.125 g。

·注意事项·①本品与头孢菌素类药物有交叉过敏。②对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肾功能不全者、胃肠道疾病患者及苯丙酮尿症的患者慎用。

二、注射品种

▶头孢呋辛(Cefuroxime)

·商品名·西力欣,慧红,丽扶欣,新福欣,明可欣,达力新。

·药理作用·本品属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作用机制为与细菌细胞膜上的PBP结合,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中隔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壁黏肽成分的交叉连结,使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细菌形态变长,最后溶解和死亡。对G+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或略差,但对葡萄球菌和G-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弯曲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和李斯特菌属耐药,其他G+球菌(包括厌氧球菌)对本品均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头孢唑林差。

·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30~45 min后达Cmax,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后的t1/2约为70 min,若同时给予丙磺舒,则可延长其排泄时间,并使血药浓度升高。在给药24 h内,几乎所有的头孢呋辛以原型从尿液中排出,大部分是在前6h内排出的。其中大约有50%是通过肾小管分泌。骨髓、滑液和房水中头孢呋辛的浓度可超过大多数常见病原菌的MIC。当脑膜有炎症时,头孢呋辛可透过血脑屏障。

·适应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以下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脑膜炎、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单纯性和播散性感染,骨及关节感染。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①成人:每日2.25~4.5 g,每8h给药0.75~1.5 g。②儿童:每日50~100 mg/kg,每6~8 h给药1次。

·制剂·注射剂:每支0.25 g、0.5 g、0.75 g、1 g、1.5 g、2 g。

·注意事项·①与其他头孢菌素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②有胃肠道疾病史者和有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③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患者库姆斯试验可出现阳性。

▶头孢孟多(Cefamandole)

·商品名·卡安泰,美斯汀,孟得新。

·药理作用·本品是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多数G+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活性与头孢噻吩和头孢唑林相仿,沙雷菌属、产碱杆菌属、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属和MRSA对本品耐药。头孢孟多对白喉杆菌和G+厌氧菌(厌氧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均有良好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活性较头孢噻吩和头孢唑林强,部分产气肠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和普罗威登菌均对本品敏感。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对本品也甚敏感,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作用差。

·药代动力学·健康成人肌内注射0.5 g和1g的头孢孟多后,在30~120 min内,可达到最高的平均Cmax,分别为13 mg/L、25 mg/L。分别静脉给药1 g、2 g、3g后,10 min内其体内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39 mg/L、240 mg/L、533 mg/L,在4h后其血药浓度分别递减为0.8 mg/L、2.2 mg/L、2.9 mg/L。4g/6h的给药剂量,不会在体内产生药物蓄积。静脉注射头孢孟多的t1/2为32 min,肌内注射t1/2为60 min。Vd为0.16 L/kg。注射后,药物迅速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中,肾、胆汁和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血药浓度的2倍、4.6倍和145倍。当脑膜有炎症时,可透过血脑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8%。给药8h后65%~85%的从肾脏排泄,在体内不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自尿液中以原型排出,胆汁中可达有效治疗浓度。口服丙磺舒可增加本品的血药浓度并延长t1/2

·适应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腹膜炎、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①成人:肌内注射每日剂量为2~4 g,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每日剂量为4~8 g,分3~4次给药。②1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小儿:每日剂量为50~100 mg/kg,分3~4次给药。

·制剂·注射剂:每支0.5 g、1 g、2 g。

·注意事项·①与头孢菌素或头霉素类抗生素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②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者应慎用。③肾功能减退者应减少剂量,并须注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④应用本品期间饮酒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在应用本品期间和以后数日内,应避免饮酒和含酒精的饮料。

▶头孢替安(Cefotiam)

·商品名·复仙安,海替舒,萨兰欣,替他欣,锋替新,佩罗欣。

·药理作用·本品属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G+菌的作用与头孢唑林相接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酶菌株均具有较强抗菌活性。而对G-菌,如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作用较优,对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也有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为与细菌细胞膜上的PBP结合,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中隔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壁黏肽成分的交叉连结,使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细菌形态变长,最后溶解和死亡。

·药代动力学·30 min静脉滴注1g和2g该药后,Cmax分别为75 mg/L和148 mg/L;静脉推注0.5 g后,5 min的血药浓度为51 mg/L。本品的t1/2为0.6~1.1 h。可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血液、肾组织及胆汁中浓度较高,但本品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在体内无积蓄作用,主要以原型经肾脏排泄,其次为胆汁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8%。

·适应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血流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胆道感染、腹膜炎、尿路感染以及手术和外伤所致的感染等。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①成人:每日0.5~2g,分2~4次;②儿童:每日40~60 mg/kg,分3~4次。

·制剂·注射剂:每支0.25 g、0.5 g、1 g、2 g。

·注意事项·①与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类抗生素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②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并慎用。③本品溶解后应立即使用,否则药液色泽会变深。

▶头孢尼西(Cefonicid)

·商品名·金磐石,悦康那西。

·药理作用·本品属第二代广谱、长效的头孢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产生抗菌活性。本品对G-杆菌的抗菌谱较第一代头孢菌素广,对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枸橼酸菌属、肠杆菌属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流感杆菌和淋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有满意的效果。假单胞菌属、沙雷菌属和不动杆菌对本品耐药。对大多数G+球菌有效。

·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0.5 g及2.0 g血浆Cmax分别为91~95 mg/L及270~341 mg/L。肌内注射0.5 g及1.0 g,亦有较高的Cmax,分别为49~62 mg/L及67~126 mg/L。头孢尼西的Vd为5.7~10.8 L,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8%。可分布在大量组织和液体中。头孢尼西不被代谢,以原型经尿液排泄,24 h后尿液回收率为84%~98%。在正常肾功能患者中,静脉注射及肌内注射后,其血浆t1/2分别为2.6~4.6 h及4.5~7.2 h。本品与丙磺舒联用后,可导致Cmax升高,且t1/2延长至7.5 h。

·适应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下列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也可用于手术预防感染。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轻度至中度感染:成人每日剂量为1g,每日1次。②严重感染或危及生命的感染,每日2g,每日1次。③手术预防感染:手术前1h单剂量给药1g,术中和术后没有必要再用。

·制剂·注射剂:每支0.5 g、1 g、2 g。

·注意事项·①对青霉素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因此有青霉素过敏史或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史者应慎用。②本品治疗开始和治疗中可引起肠道功能紊乱,严重的可导致假膜性肠炎,出现腹泻时应引起警惕。③重症患者在大剂量给药或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肾功能。④长期使用任何广谱抗菌药物都可能导致其他非敏感菌过度生长,应注意观察二重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