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环素类

第五章 四环素类

▶四环素(Tetracycline)

·药理作用·本品为广谱抑菌药,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除常见的G+与G-需氧菌和厌氧菌外,许多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属、螺旋体、阿米巴原虫和某些疟原虫对四环素也呈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肠球菌属细菌和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菌对本品耐药。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经胃和小肠吸收,吸收率为60%~80%。单剂四环素500 mg后,tmax约为2 h,Cmax为3~5 mg/L。药物能很好地渗透到大多数组织和体液中,易渗入胸腔积液、腹水、胎儿血液循环,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Vd为1.3~1.6 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5%~70%,肾功能正常者消除t1/2为6~11 h,无尿患者可达57~108 h。主要自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给药后24 h内可排出给药量的60%,不吸收部分自粪便中以原型排泄。

·适应证·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布氏菌病、淋巴肉芽肿、支原体肺炎、螺旋体病、衣原体病,也可用于敏感的G+球菌或G-杆菌所引起的轻症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0.25~0.5 g,每日3~4次。8岁以上儿童,30~40 mg/kg,分3~4次服用。

·制剂·片剂:每片0.25 g。每1 mg四环素相当于1 000 U。

·注意事项·①对四环素或四环素类中任何一种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②8岁以下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③长期应用可引起二重感染及肝功能损害。④宜空腹服药,切勿与碱性药物(包括制酸药)及钙、镁、铝、铁等化合物同服。⑤本品易与新生的骨和牙齿等组织结合,在肝、脾和其他生长迅速的组织(如肿瘤)等部位浓集。

▶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商品名·Terramycin。

·药理作用·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志贺菌属、耶尔森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有较强抗菌活性,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阿米巴原虫和某些疟原虫、放线菌等也有较强作用。对肠道感染(包括阿米巴痢疾)的疗效略强于四环素。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不完全,吸收量为30%~58%,口服1g后Cmax为3.9 mg/L,肾功能正常者t1/2为6~10 h,无尿者可达47~66 h。Vd为0.9~1.9 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35%。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

·适应证·适应证与四环素相同,与四环素有交叉耐药性。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0.25~0.5 g,每6h1次;8岁以上小儿每次6.25~12.5 mg/kg,每6h1次。

·制剂·片剂:每片0.125 g、0.25 g。胶囊剂:0.25 g。每1 mg相当于1 000 U。

·注意事项·参见四环素。

▶多西环素(Doxycycline)

·商品名·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福多力。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广谱、长效抑菌作用,作用机制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相似,药物经细胞外膜的亲水孔弥散和通过细胞内膜上能量依赖性转移系统进入细胞内,与核糖体30S亚基在A位上特异性结合,组织氨基酰tRNA链接,从而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对G+菌的抗菌作用优于G-菌,对许多厌氧菌的作用良好。对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结核分枝杆菌属、螺旋体、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胞杆菌、诺卡菌属、弧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耶尔森菌等均有抗菌活性,对淋病奈瑟菌具一定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本品经胃和小肠吸收,吸收率为93%,进食对本品的吸收影响小。口服100 mg后,Cmmm为1.8~2.9 mg/L。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多西环素有较高的脂溶性,对组织穿透力较强,在胸导管淋巴液、腹水、肠组织、眼和前列腺组织中均有较高浓度,为血药浓度的60%~75%,在胆汁中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10~20倍,Vd为0.7 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3%,消除t1/2为12~22 h,肾功能减退者延长不明显。多西环素部分在肝内代谢灭活,主要自肾小球滤过排泄,给药24 h内可排出给药量的35%~40%。肾功能损害患者应用本品体内积聚不明显,可安全用于肾功能损害患者。不能被透析清除。

·适应证·用于治疗G+球菌和G-杆菌引起的轻症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淋巴结炎等,也可用于斑疹伤寒、恙虫病、钩体病、衣原体肺炎、霍乱、鼠疫、布氏菌病及巴尔通体病等。对青霉素过敏的梅毒、雅司病、淋病患者可换用本药。

·用法用量·口服。①成人。治疗细菌性感染,第一日100 mg,每12 h 1次,继以100~200 mg,每日1次,或50~100 mg,每12 h 1次;由沙眼衣原体或解脲脲原体引起的尿道炎以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尿道炎、宫颈炎或直肠感染,均为100 mg,每日2次,疗程7~10 d。治疗梅毒,100 mg,每12 h 1次,早期梅毒疗程15 d,晚期梅毒30 d。治疗性病性淋巴肉芽肿,100 mg,每日2次,疗程21 d。②儿童。体重<45 kg者,第一日2.2 mg/kg,每12h 1次,继以2.2~4.4 mg/kg,每日1次;或2.2 mg/kg,每12 h 1次。体重超过45 kg的儿童,用量同成人。

·制剂·片剂:每片0.05 g、0.1 g。胶囊:每粒0.1 g。胶丸:每粒0.1 g。干混悬剂:每袋0.05 g,0.1 g。

·注意事项·①对本品或其他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以及8岁以下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②原有肝病者慎用。③巴比妥类、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肝药酶诱导药与本品联用,可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④本品可与食品、牛奶或碳酸饮料同服。⑤空腹服用可出现恶心、腐蚀性食管炎、光敏性皮炎。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商品名·美满霉素,二甲胺四环素。

·药理作用·本品为半合成的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长效、抑菌作用。在四环素类中,本品的抗菌作用最强,尤其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其他四环素类强。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炭疽杆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志贺菌属、放线菌属等有活性,但对G-杆菌的作用较弱,此外,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梅毒螺旋体、脲原体属等病原体也有一定作用。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可吸收给药量的95%。单剂口服米诺环素200 mg后,tmax为2.1 h,Cmax为3.5 mg/L,进食对米诺环素吸收影响小。单剂米诺环素200 mg静脉给药后Cmax为4.2 mg/L。脂溶性高,能很好地渗透到大多数组织和体液中,且易进入细胞内,在肝胆管、肺、扁桃体和唾液、痰液等达到较高浓度。药物能储存于肝、脾、骨、骨髓、牙质及牙釉质中,并能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及羊水,在乳汁中的浓度相当高。无论脑膜有无炎症,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CSF。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5%~75%。尿液排泄率仅4%~9%,相当部分由粪便排出。米诺环素有相当量在体内代谢,t1/2为15.5 h。

·适应证·主要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寻常痤疮)、淋病、梅毒、腹膜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①成人。常用量:首次200 mg,以后每次100 mg,每12 h 1次口服;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所致的单纯性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每次100 mg,每12 h 1次口服,至少用药7 d。②8岁以上儿童。常用首剂量4 mg/kg,以后2 mg/kg口服,每12 h 1次。

·制剂·片剂:每片50 mg、100 mg。胶囊:每粒50 mg、100 mg。

·注意事项·①对本品或其他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以及8岁以下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②可引起眩晕、耳鸣、共济失调伴恶心、呕吐等前庭功能紊乱,用药期间禁止从事高空作业、驾车及操作有危险性的机械。③四环素类药物可影响凝血酶原活性,与抗凝药物联用时,后者需适当减量。④长期应用可引起二重感染及肝功能损害。

▶替加环素(Tigecycline)

·商品名·泰阁(Tygacil)。

·药理作用·本品为甘氨酰环类抗菌药,为抑菌剂。其通过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止氨酰化tRNA分子进入核糖体A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费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属、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黏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等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链球菌(除肺炎链球菌)、粪链球菌等G+菌以及包括脆弱拟杆菌在内的厌氧菌都有抗菌活性。尚未发现本品与其他抗菌药物存在交叉耐药。

·药代动力学·静脉给药的Cmax为0.63~1.45 mg/L,药物浓度波动于0.1~1 mg/L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1%~89%。本药可分布于骨、结肠、胆囊、肺、滑膜液等组织或体液中,静脉给药达稳态时Vd为7~9 L/kg。药物不被广泛代谢。经胆汁和肾的排泄率分别为59%和33%,22%的药物以原型经肾脏排泄。多剂量静脉给药后,母体化合物的消除t1/2为42.4 h。

·适应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首剂100 mg,随后1次50 mg,每12h1次,疗程5~14d。肾功能不全及轻、中度肝功能不全者无须调整剂量,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推荐首剂100 mg,维持剂量25 mg,每12 h给药1次。不推荐用于18岁以下患者。

·制剂·注射剂:每支50 mg。

·注意事项·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该药需暂停授乳。②对四环素过敏者需慎用本品。③使用本品可能发生光敏感性、脑膜假瘤、胰腺炎、二重感染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④警告:Ⅲ期和Ⅳ期临床研究发现,与对照药组相比,替加环素组患者全因病死率升高。

(张 倩 卢洪洲 董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