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白菌素类

第四节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Caspofungin)

·商品名·科赛斯。

·药理作用·本品为棘白菌素类的第一个品种,通过非竞争性抑制β-(1,3)-D-葡聚糖苷合成酶,从而破坏真菌细胞壁糖苷的合成。哺乳动物无类似的细胞壁合成过程,因此药物毒性减少。本品在体外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本品对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和黑曲霉具良好抗菌活性,对假丝酵母菌属具有杀菌作用,对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吉列蒙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具高度抗真菌活性,明显优于氟康唑及氟胞嘧啶,与两性霉素B相仿。此外,本品对镰孢菌属、丝状真菌和一些双向真菌如顶孢霉属、拟青霉属等具有抗菌活性,其作用优于两性霉素B。对组织胞浆菌和肺孢菌也有一定的作用。新型隐球菌对本品天然耐药。本品对镰孢霉属、根霉属、丝孢酵母属等作用差。本品与其他抗真菌药物之间没有交叉耐药现象。

·药代动力学·健康成人单剂静脉滴注本品70 mg 1 h,滴注结束时即刻Cmax为12.04 μg/ml,其血药浓度下降呈多相性,本品t1/2为9~11 h。首日70 mg,继以每日5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第一日静脉滴注结束后血药浓度为12.09 mg/L,第十四日为9.94 mg/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7%。小肠、肺和脾的药物浓度与血浆相似,而心、脑的浓度低于血药浓度。本品通过水解和N-乙酰化缓慢代谢,有少量卡泊芬净以原型药形式从尿液中排出(大约为给药剂量的1.4%)。原型药的肾脏清除率低。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使用本品血药浓度有轻度增加,但无须调整剂量。本品应用于轻度至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或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须调整剂量,中度肝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减少剂量。血液透析不能清除本品。

·适应证·适用于治疗:念珠菌属血流感染、腹腔脓肿、腹膜炎和胸腔感染;食管念珠菌病;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可疑侵袭性真菌感染;用于对其他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侵袭性曲霉菌病。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①念珠菌血流感染及其他念珠菌感染:成人剂量为首日负荷剂量70 mg,继以每日50 mg。疗程为血培养阴性后14d。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疗程宜持续至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②食管念珠菌病:每日50 mg,缓慢静脉滴注1 h。③侵袭性曲霉菌病:第一日给予单次70 mg负荷剂量,随后每日给予50 mg的剂量。疗程取决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被抑制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治疗的临床反应。虽然尚无证据证明使用更大的剂量能提高疗效,但是现有的安全性资料提示,对于治疗无临床反应而对本品耐受性良好的患者可以考虑将每日剂量增加至70 mg。④肾功能损害及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须调整剂量;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首日负荷剂量为70 mg,继以每日35 mg;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无资料。

·制剂·粉针剂(以醋酸卡泊芬净计):每支50 mg、70 mg。

·注意事项·①不建议将本品与环孢霉素同时使用;本品可致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减低,两者联用时需监测后者的血药浓度并调整其剂量;与利福平、奈韦拉平、依非韦伦、苯妥英钠、地塞米松、卡马西平等肝药酶诱导剂联用时,卡泊芬净的剂量需增至70 mg/d。②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停止授乳;不推荐18岁以下的患者使用本品;老年患者(65岁或以上)无须调整药物剂量。③对本品或其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④本品可能会产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和眼-黏膜-皮肤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

▶米卡芬净(Micafungin)

·商品名·米开民。

·药理作用·本品为棘白菌素类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属、曲霉菌属具有广泛抗真菌作用,对耐氟康唑与依曲康唑的念珠菌亦有作用。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β-D-葡聚糖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对临床分离的多种假丝酵母及曲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对新型隐球菌无效。本品对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的抗菌谱较宽,各种真菌对本品的敏感性顺序为:白假丝酵母>平滑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葡萄牙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差(约3%),仅能静脉给药。每日给药50 mg、100 mg和150 mg时血药峰浓度分别为5.1 mg/L、10.0 mg/L和16.4 mg/L,分布容积为(0.39±0.11)L/kg。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CSF内药物浓度低。t1/2为14.0~17.2 h。本品主要经肝脏代谢,给药后28 d经粪便和尿液共排出给药量的82.5%,其中71%经粪便排出,主要为代谢物。

·适应证·用于曲霉菌和念珠菌引起的下列感染:真菌血症、呼吸道真菌病、胃肠道真菌病,尤其适用于对其他抗真菌药不能耐受或已产生耐药菌的真菌感染患者以及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真菌感染。

·用法用量·①曲霉病:成人一般每日单次剂量为50~15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于严重或者难治性曲霉病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剂量可增加至300 mg/d。②念珠菌病:成人一般每日单次剂量为50 mg,每日1次静脉输注。对于严重或者难治性念珠菌病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剂量可增加至300 mg/d。

·制剂·注射剂:每支50 mg。

·注意事项·①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需停止授乳;孕妇慎用。②进行性肾功能异常患者在使用本品期间应密切监测肾功能。③静脉输注时,应将其溶于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或者补充液,剂量为75 mg以下时输注时间不少于30 min,剂量为75 mg以上时输注时间不少于1h。切勿使用注射用水溶解本品。本品不能静脉注射。④每日剂量增加至300 mg用于治疗严重或难治性真菌感染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立,故在此用量时必须谨慎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体重为50 kg或以下的患者,剂量不应该超过每日6 mg/kg。⑤对本品中任一成分或其他棘白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⑥本品不推荐用于儿科患者,在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年轻患者无差别。⑦本品与西罗莫司、硝苯地平或伊曲康唑联用时,需监测后三者的毒性,必要时减少后三者的给药剂量。

▶阿尼芬净(Anidulafungin)

·商品名·Eraxis。

·药理作用·本品为半合成的棘白菌素类药物,能抑制真菌的葡聚糖合成酶,从而抑制真菌的主要成分1,3-β-D葡聚糖的合成。体外抗菌试验显示,本品具有抗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在棘白菌素类药物中,阿尼芬净很独特,其通过一系列生物转化,在血浆中缓慢降解,而非代谢。超过90%的阿尼芬净在血液中缓慢化学降解,被非特异性肽酶作用形成开环产物。阿尼芬净t1/2约为24 h,而其降解产物t1/2约为4d。阿尼芬净降解不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在尿液中极少出现药物或降解产物。阿尼芬净降解产物则经胆汁由粪便排泄。对于任何程度肝损伤的患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阿尼芬净都无须调整剂量。

·适应证·适用于念珠菌血症及其他类型的念珠菌感染(腹腔脓肿、腹膜炎),食管念珠菌病等。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念珠菌血症和其他念珠菌感染:第一日负荷剂量为200 mg,此后维持剂量为100 mg,每日1次。②食道念珠菌病患者:第一日负荷剂量为100 mg,此后维持剂量为50 mg,每日1次。

·制剂·冻干粉针剂:每支50 mg、100 mg。

·注意事项·①本品常见与输液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血压过低、氨基转移酶升高以及恶心、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头晕。②对本品或其他棘白菌素类过敏者禁用。③应用时应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监测,并评估继续治疗的风险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