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抗真菌药
▶氟胞嘧啶(Flucytosine)
·商品名·安确治。
·药理作用·本品作用机制在于通过真菌细胞的渗透酶系统进入细胞内,转化为氟尿嘧啶,替代尿嘧啶进入真菌的核糖核酸中,从而阻断核酸的合成。本品对隐球菌属和念珠菌属等具有较高抗菌活性,对着色真菌、少数曲霉属有一定抗菌活性,对其他真菌的抗菌作用均差。本品为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由于对氟胞嘧啶原发耐药或继发耐药很普遍,因此,临床上氟胞嘧啶通常与其他抗真菌药联用(常与两性霉素B合用)。
·药代动力学·该药为水溶性核苷酸类似物,口服吸收良好,3~4h血药浓度达到高峰,血中t1/2为8~12 h,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明显延长,无尿患者t1/2可达85 h。本品可进入感染的腹腔、关节腔及房水中,可透过血脑屏障。药物广泛分布于肝、肾、心、脾、肺组织中,其浓度大于或等于同期血药浓度,炎性CSF中药物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50%~100%。本品经肾小球滤过排泄,约90%以上的药物以原型自尿液中排出。本品可经血液透析排出体外。
·适应证·用于念珠菌心内膜炎、隐球菌脑膜炎以及念珠菌或隐球菌所致败血症、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氟胞嘧啶与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隐球菌病,但已证明对某些播散性假丝酵母菌病、其他酵母菌感染和严重的侵袭性曲霉病均有效。
·用法用量·口服或静脉滴注。成人每日按体重0.1~0.15 g/kg,分4次口服,或分2~3次静脉滴注。为避免或减少恶心、呕吐,每次服药时间持续15 min,滴注速度4~10 ml/min。
·制剂·片剂:每片0.25 g、0.5 g。注射剂:每支250 ml∶2.5 g。
·注意事项·①单用氟胞嘧啶在短期内可诱导真菌对本品耐药,治疗播散性真菌病时通常与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②下列情况应慎用:骨髓抑制、血液系统疾病或同时接受骨髓抑制药物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老年人需减量。③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每次透析后应补给37.5 mg/kg的剂量。腹膜透析者每日补给0.5~1.0 g。④孕妇使用需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于使用时停止哺乳。儿童不宜使用。⑤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⑥禁止与左醋美沙朵合用,阿糖胞苷可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使本品的抗真菌作用失活。⑦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物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因此宜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期,并监测血药浓度。
▶阿莫罗芬(Amorolfine)
·商品名·罗每乐。
·药理作用·本品是局部外用抗真菌药,其活性成分为吗啉衍生物——阿莫罗芬。阿莫罗芬的抑菌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构成真菌细胞膜的脂类生物合成来实现的。使麦角固醇含量减少,非典型脂类的累积导致真菌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形态改变,从而实现抑菌作用。阿莫罗芬为广谱高效抗真菌药,它的抗菌谱为:白色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种、红色毛癣菌、指(趾)间毛癣菌、须发毛癣菌及其他毛癣菌种、小孢子菌、帚霉菌、链格孢菌、分枝孢子菌等。
·药代动力学·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可渗透甲板并在其中弥散,根除甲板内及甲板下的真菌。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局部外用所致的全身吸收很少,即便连续用药1年以上,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仍然低于检测水平。
·适应证·用于治疗敏感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
·用法用量·外用。锉光病甲后将搽剂均匀涂抹于患处,每周1~2次。指甲感染一般连续用药6个月,趾甲感染需持续9~12个月,每3个月观察治疗进展,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制剂·乳膏剂:含量0.25%。擦剂:2.5 ml∶0.125g。
·注意事项·①本品应禁用于怀孕妇女、可能怀孕的妇女及哺乳期妇女。②每次使用前,如有必要,锉光受感染的指(趾)甲,并用药签除去残留的搽剂。③若药液不慎涂在皮肤上,请用酒精(乙醇)棉球擦除,如不慎将搽剂误入眼内或耳内,立即用水冲洗。
▶特比萘芬(Terbinafine)
·商品名·兰美抒,倍佳,彼孚特,采特,丁克,康宁,疗霉舒,顺风康宁。
·药理作用·本品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丙烯胺类药物,对于皮肤、发和甲的致病性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如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小孢子菌(如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以及念珠菌属(如白假丝酵母菌)和糠秕癣菌属的酵母菌均有广泛的抗真菌活性。对于酵母菌,根据菌种的不同而具有杀菌效应或抑菌效应。本品可特异地干扰真菌固醇生物合成的早期步骤,由此引起麦角固醇的缺乏以及角鲨烯在细胞内的积聚,从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药代动力学·口服单剂量250 mg后2h内达到血浆峰值,食物对特比萘芬的生物利用度有中度影响,但并不需要因此而调整剂量。特比萘芬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它迅速经真皮弥散,聚集于亲脂性的角质层。特比萘芬也能经皮脂腺排泄,这样在毛囊、毛发和富含皮脂的皮肤达到高浓度。特比萘芬经过至少7种CYP异构酶迅速和广泛地代谢。生物转化后的代谢产物无抗真菌活性,主要经尿液排出。终末清除t1/2是17 h。对有肝脏疾病的患者,特比萘芬的清除率降低约50%。
·适应证·①由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断发癣菌和紫色毛癣菌等)、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引起的皮肤、头发和甲的感染。②各种癣病(体癣、股癣、手足癣和头癣等)以及由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引起的皮肤酵母菌感染。③由发霉菌引起的甲癣(甲真菌感染)。
·用法用量·①口服。成人每次0.25 g,每日1次,疗程视感染程度而定。青少年体重>40 kg(通常年龄>12岁):0.25 g,每日1次。儿童体重20~40 kg(通常年龄5~12岁):0.125 g,每日1次。②乳膏剂外用。每日2次,涂患处并轻揉片刻。
·制剂·片剂。每片0.125 g、0.25 g。胶囊:每粒0.25 g。乳膏剂:每支5g∶0.05 g、10 g∶0.1 g、20 g∶0.2g。
·注意事项·①肝或肾功能不全者,特比萘芬剂量应减少50%。②原则上孕妇不应使用;特比萘芬可经乳汁排泄,故接受特比萘芬口服治疗的母亲不应授乳。③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对花斑癣无效。④不被推荐用于小于2岁的儿童。
(沈银忠 卢洪洲 董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