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模式,创新数学学习方式
2025年10月13日
三、培养思维模式,创新数学学习方式
教师在引导学生创新与改进数学学习方式的时候,应当重视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因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自身其实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知识探究能力与自主消化知识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没有网络的帮助之下也能独立进行知识探索,教师则要引导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针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学生能够逐步养成勤于动脑、多角度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实现更高质量的合作,提升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介绍“等差数列”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概念有更具体的认知,就可以尝试着将相对抽象难懂的知识具象化,转化为学生直接就可以进行观察的一些具体数组,如“2、4、6、8、10”“1、4、7、10、13”等,学生通过对这些数列进行观察,可以迅速捕捉到这些数列中的数字之间存在固定差值的特点,教师再结合“等差数列”的字面意思提示学生,就可以达到概念引入的目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学习自信心,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也愿意主动探究数学概念的推导过程,增强自我学习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不断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互联网技术拓展教学资源,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形成更优越的思维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