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要有丰富的“数学过程”原则
2025年10月13日
二、高中数学教学要有丰富的“数学过程”原则
数学过程既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之所以作出这一判断,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我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人们常说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另一方面也感觉到现在的学生思维其实是非常活跃的,当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时,是非常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的。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数学过程要想得以丰富,关键在于这样几个环节:一是数学概念的得出;二是数学规律的形成;三是数学规律的应用;四是数学方法的体验;五是数学思维的参与。
教学的实际表明,这一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有效的,首先学生在遇到角度制的不合理之后表现出非常诧异的神情,都奇怪自己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些问题。这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产生学习弧度制的动机。然后当学生发现同一个角的弧长与半径之比为定值之后,即产生了其或许可以用来描述某一个角的朦胧想法,在经过教师引导之后变得明确,尤其是当学生发现这是一个实数而非需要加上一个单位“度”来表示时,普遍感觉到数学的一种包容能力。而当学生在详细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劣之后,弧度制的表示方法就有了理解基础,从而促成了知识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