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加涅,韦杰,戈勒斯,等.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5-17.

[2]大卫·苏泽.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27.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22.

[4]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与大数据同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4-35.

[5]严士健,王尚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1-4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26.

[7]高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13-14.

[8]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29.

[9]蔡小雄.更高更妙的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第五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51-52.

[10]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1-63.

[11]赵煜政.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12]孙文晋.导学案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思考[D].开封:河南大学,2014.

[13]张琛.有效数学课堂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14]隋婷婷.新课程下高中函数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5]许小彦.高中函数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16]叶琳.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4.

[17]文培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导学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18]孟祖国.高中数列的有效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19]杨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104.

[20]吴依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J].学周刊,2013(26):195.

[21]苏兴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教育观察,2017(18):50-51.

[22]刘小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J]教学研究,2010(01):87-89.

[23]杨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探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03):129-131.

[24]郑帅.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8(02):162-163.

[25]邵祝会.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教育报,2014(02):35.

[26]巴久尔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策略[J].好家长,2015(12):27-28.

[27]何双飞.新课程背景下就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02):10.

[28]李向芬.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9):294-295.

[29]罗文婷.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173.

[30]黄智斌.浅议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07(24):49.

[31]黄铁琦.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思维差异以及衔接措施[J].新课程(教师),2014(02):154-156.

[32]胡一鸣.高中生如何在黄金备考阶段学好数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9):123-125.

[33]徐慧艳.浅谈心理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5):125-129.

[34]文剑.试论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反思能力[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10):188-189.

[35]郝志远.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反思性研究:个案教学法[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2(05):71-72.

[36]蔡勇全.问诊集合问题中的若干典型错解[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7(05):24-26.

[37]涂圣义.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39):372-373.

[38]李健,孙玥,王光明.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常模及其水平等级标准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7(04):8-12.

[39]孙家正.关于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7(02):135.

[40]王旭潼.怎样学好高中数学——对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02):354-362.

[41]王一凡.数学解题思路的探索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3):333-335.

[42]陈绍铸.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3):117-119.

[43]涂荣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基本状况的调查研究[J].数学通报,2007(08):11-15.

[44]刘长兴,孙庆辉.素养为本的高中数学教学目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02):51.

[45]刘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魅力中国,2021(06):288.

[46]雷松玲.浅议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01):16,18.

[47]张恒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1):121-122.

[48]辛小凤.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讨[J].魅力中国,2021(01):206-207.

[49]张腾.兴趣与自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大世界,2021(09):40.

[50]蔡海涛,林运来.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J].数学通报,2019(09):20-25.

[51]徐高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35):16-17.

[52]徐小红.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读与写,2019(33):250.

[53]罗金玲.“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物联网技术,2016(07):110-112.

[54]郝戈.新课标下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7(15):120-121.

[55]黄兰妹.高中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06(05):91-94.

[56]彭建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