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碳水化合物
2025年09月26日
三、碳水化合物
泥鳅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淀粉中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有着重要的能源作用。泥鳅是变温水生动物,饲料中对能量的要求较陆生动物低,但不能缺乏。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或过低,一样也会影响泥鳅的生长发育。含量过高时,能量转为脂肪,积累在动物体内,同时也会影响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含量过低时,蛋白质被当作能量物质利用,降低了蛋白质利用率。
水池动物养殖投喂饲料时,必须了解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适含量,以便科学投喂。由于不同种类鱼消化道内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有明显不同。杂食性鱼类,消化道内淀粉酶活性较高,淀粉消化吸收率也高,因而作为能源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也较高,一般碳水化合物最佳含量为40%~45%。
泥鳅对不同碳水化合物物质的利用能力不同,尤以单糖中葡萄糖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麦芽糖、半乳糖、蔗糖、糊精及淀粉,利用率较差的是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纤维素虽然不能很好地被利用,但是能有效地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其他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粪便的排出。纤维素过量时,机体需要消耗过多能源用于消化道的蠕动,从而降低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的利用率,故饲料中纤维素含量一般有数目限制。泥鳅饲料中纤维素含量不宜超过12%。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不但同碳水化合物种类有关,同泥鳅生长阶段、生长环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比例,幼苗在高水温时,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需求量低,当蛋白质含量不足时,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来节约蛋白质。一般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幅为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