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土质要求

四、土质要求

泥鳅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土质对泥鳅质量有较大影响,宜选择富含腐殖质的黏土底质建池为好,其次为壤土。黏土池保水性强,不易漏水,腐殖质丰富的黏土,容易繁殖出泥鳅爱吃的饵料。池底土质条件符合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底质呈自然结构。砖砌水泥池养殖时,只要地理位置适宜,一般不计较土质条件。

养殖池选址时,土壤的肥瘦、土壤透水性大小、有毒有害物质等具体指标均须采样送往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分析。而有关土壤种类的判定可用肉眼观察和手触摸的方式进行初步判定。

1.重黏土:土质滑腻,湿时可搓成条,弯曲不断。

2.黏土:土质滑腻,无粗糙感,湿时可搓成条,弯曲难断。

3.壤土:湿时可搓成条,但弯曲有裂痕。

4.砂壤土:多粉沙,易分散板结,用手摸如麦面粉的感觉。

5.砂壤土:肉眼可以看到砂粒,手摸有粗糙感。

6.砂砾土:有小石块和砾石。

沙土养殖池养殖的泥鳅,体黑色,脂肪少,骨骼较硬,肉质较差;黏土养殖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骨骼软,味道鲜美,市场前景好。

养殖场临近水源建设,地势最好平坦宽阔,若有坡度,也可利用地势建池,进行自流排灌,可节约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