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组织模式特征分析

二、流通组织模式特征分析

(一)市场交易型模式特征分析

1.生产与消费特征

该模式下,生产主体主要是泥鳅养殖散户、大户或生产合作社;而消费主体以居民日常家庭食用为主,属于大众消费群体。

2.流体与运输特征

该模式下,流体主要以规格较小、价格较低的泥鳅为主。运输主体主要是养殖户、贩运商或一些个体运输户;近距离运输一般采用三轮车、小型农用车或小型面包车加盛装泥鳅的桶、篓、袋等,很少有充氧设施;中远距离运输则一般采用自己改装或改装厂改装的活鱼运输车,有一定的充氧设施,并在运输途中进行适当的换水或加冰。

3.成本费用特征

该模式下,运销主体的初期固定投资不高,设施费用较低;但由于产、运、销都是由不同的主体控制,交易环节较多,各个主体需要花费大量搜寻成本和甄别成本,寻找合作伙伴,并甄别不同的合作伙伴之间合作的利益变化,因此交易费用较高。

4.运行效率特征

该模式下,由于各运销主体各自负责一个或几个功能环节,不同主体随着市场变化随机交易,各主体关系极不稳定,组织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可追溯性差。

(二)联盟合作型模式特征分析

1.生产与消费特征

该模式下,生产主体以养殖大户、生产合作社以及养殖企业为主,生产有一定的规模及计划;而消费主体可根据最终消费场所的不同,分为大众和高端两个层次。一般通过合作社、批发市场环节、超市以及特色餐饮企业进入消费市场的主要是面向大众消费;通过星级酒店进入消费市场的产品档次高,主体消费能力强。

2.流体与运输特征

该模式下,面向大众消费的流体主要是质量一般的泥鳅,而面向星级酒店等高端消费人群的流体主要是大规格优质产品。由于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需求量较大,中低价格活鱼长距离运输一般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自建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采用专用的活鱼运输车和活鱼运输集装箱,水质净化、降温以及增氧设施及技术较高;而中高价格的活体长距离运输一般采用空运,以保证泥鳅的质量。

3.成本费用特征

该模式下,运销主体物流设施的固定投资较大,设施费用较高;但由于运销规模较大,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所以搜寻和甄别交易合作伙伴、价格谈判以及合作伙伴的违约风险等造成的交易费用较低。

4.运行效率特征

该模式下,虽然流通渠道可能较长,流通环节可能较多,但由于各主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供应链的稳定性较高,并可形成一定的质量追溯体系。

(三)产运销一体化型模式特征分析

1.生产与消费特征

现代/单段二元式模式的生产主体主要是大型的养殖企业(原始/单段二元式模式不讨论),生产、资金以及运营能力较强,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大,品种较多,生产基地可能是跨区域的网络布局,因而一般是面对大众的消费。

2.流体与运输特征

现代/单段二元式模式下,企业的生产基地一般进行无公害生产或有机生产,进行品牌化销售,因此流体也有较高的价格;该模式下,多数企业的养殖基地随消费市场而布局,因此运输距离相对较近。为了保障品牌鱼的质量,一般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采用较为高级的活鱼运输设施进行运输。

3.成本费用特征

现代/单段二元式模式下,产运销是同一主体,需要在物流系统、销售系统和营销系统等方面同时投资,设施费用较高;但由于不存在其他交易主体,基本没有搜寻甄别交易合作伙伴以及谈判等的交易费用,并且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条件设计规划物流线路,大大降低了总体运营成本。

4.运行效率特征

现代/单段二元式模式下,流通渠道最短,环节最少,直接面对消费者,针对市场变化可以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生产种类,对市场作出较快反应;而且,只有一个运销主体,供应链稳定性高,可形成良好的质量追溯体系。

通过对泥鳅流通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以及对不同组织模式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到:市场交易型、联盟合作型和产运销一体化型流通组织模式存在的条件各不相同,其中,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和消费特征、泥鳅品质和运输特征等;由此引发各流通组织模式的运行效率和成本费用也有较大差异。随着流通组织模式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敏捷性以及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因此,对泥鳅流通组织模式进行优化,并提出适宜的升级措施将是未来泥鳅产业链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