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校园有机农场”课程的地域优势

(一)建设“校园有机农场”课程的地域优势

1.青浦的历史沿革及地理环境条件

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毗邻,南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嘉善县接壤,西连江苏省的吴江、昆山两地,北与嘉定区相接。青浦水系丰富,农业较发达,以青浦镇为中心,东部江河交错,西部湖荡群集,内河航运具有天然优势,曾是江浙沪的重要水上通道。区内白鹤镇是西气东输管道的终点。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泉山遗址和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镇,也有在淀山湖边新建的大观园和东方绿舟等。

青浦区历史悠久。7 000年前已经成陆,6 000年前已有先民居住,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崧泽文化”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原始社会文化,经考古学家对崧泽古文化遗址中土层出土墓葬中的大批文物和生活、生产遗迹,以及水稻种子、家畜骨骼等典型器物的鉴定,断定青浦地区是上海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聚居地。2004年4月,崧泽遗址下层马家浜文化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头盖骨,经鉴定为一名25~30岁的成年男性,在这之前上海地区从来没有发现过6 000多年前的古人,此男性可称得上“上海第一人”。

青浦地处长江三角洲,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 056毫米,无霜期247天,平均温度15.5℃。年平均日照1 960.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气压1 015.4百帕;年平均风速3.0米/秒;高潮平均水位2.71米,低潮平均水位2.58米。

青浦水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22.1%,位于西北部的淀山湖,是上海市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跨青浦区和昆山市,面积约62平方千米,在青浦区境内约46.84平方千米,占75.5%。目前,黄浦江上游水源水质主要指标基本保持在Ⅱ类、Ⅲ类水质标准,全区主要骨干河道水质主要指标保持在Ⅲ类、Ⅳ类水质标准。全区空气环境质量全年基本达到一级指数,中心城镇达到二级以上。

青浦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淡水资源和水产资源。现有耕地面积29 078.3公顷,适宜种植稻、麦、蔬菜和水生作物等。淡水资源丰富,年均地表流量为1.53亿立方米,上游客水为68.6亿立方米,潮水46.5亿立方米,拥有水总量为116.63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65万立方米,比全国人均高出10多倍。全年仅用总水量的5%左右。水产资源可养鱼水面有11 000余公顷,养殖鱼类达59种,有青鱼、草鱼、鳜、鳊、鲤、鲫、银鱼、鳗、黄鳝等鱼类;软壳爬行类有甲鱼、河蟹、河虾等水产。

2.青浦地区农业区县特色

作为上海的后花园,青浦农业紧紧围绕打造绿色青浦的目标,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区资源优势,重提高,抓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布局清晰,特色和优势凸显。根据青浦水乡特点,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产品结构,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水乡特色的农产品,并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到太浦河和朱枫公路的标准化生态农业区,以金泽和朱家角为依托的环淀山湖水产优势带,以白鹤和华新为基础的设施农业加工物流区,以夏阳街道和朱家角为主的农业旅游示范区,以青虾、河蟹、生态鳖、白丝鱼为主的淀山湖特色水产品。

生态农业起步,农村环境改善。为了推进绿色青浦的建设,青浦区一方面加大了对畜禽和内河养殖的整治;另一方面,全区大力开展农业减肥减药、推广有机肥的力度,每年推广使用有机肥1.5万吨,减少化学农药3%,在确保农产品安全的基础上,从农业标准化建设入手,共制定农产品操作规程48项。这也是“校园有机农场”借助青浦农业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旅游农业项目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农业基础,有效整合农耕文化、水乡文化和历史文化,有序地开发了农家乐、金舟渔村、沙田湖水产生态园等项目,使农业旅游成为市民度假旅游的新景点,成为青浦现代农业建设的新亮点。

重视科技兴农工作,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转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促进农业产业的优化和升级。科技兴农工作,一抓种源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为农业结构调整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良品种,并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全面招商引资和提高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和档次;二抓农技服务,区、镇、村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积极转换机制、转变作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专业分工,实行农技力量新组合,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按照“做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的要求,开展各项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工作和农业社会服务化工作;三抓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3.农业优势资源:现代农业园区等资源为校园有机农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位于青西练塘的青浦现代农业园区2010年申报成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连续两年被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评为先进集体,2013年被命名为青少年农村科普实践基地,2015年被命名为青浦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浦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有着丰富的科普实践资源。青浦高级中学利用本区地域优势,自2006年建立“校园有机农场”基地,指导学生以有机的方式种植常见蔬菜瓜果,实施鱼菜共生,开展林下菌菇等项目,多年来借助园区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