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种植类课程开设情况

(三)初中种植类课程开设情况

1.课时情况

初中有3所学校每学期上18课时种植类课程,青浦实验中学每学期上32课时。

2.基本情况

白鹤中学参与该类课程的学生为六年级和七年级全体,其余学校作为选修课程,各25~60人不等。两所学校有自编校本资料。课程基地的形式各异,白鹤中学占地为5 000多平方米,博文中学占地为20平方米,实验中学为基质和水培,青浦一中包括土壤、基质和水培多种形式。

3.存在的问题

初中种植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 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教师无法获得培训。② 课程时间和人数难以得到保障。③ 课程开展的设施设备不完善,如进行菌菇栽培,菌种的获取困难;无菌化实验环境缺乏。

综上,青浦区不同学段均有开展“校园有机农场(种植类)”课程,其比例分别为幼儿园达到82.9%、小学90.3%、初中59.1%、高中20%,总的比例达到63.1%,呈现学生年龄段相对越低的学校开展“校园有机农场(种植类)”课程的比例越高,说明“校园有机农场”课程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培养方面必定有重要的作用。就存在的问题来看,共性的问题表现在:缺乏专业(职)的指导教师;基地面积太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同学段存在的困难也有差异:幼儿园段存在的个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随意性,目标不明确;小学段的个性问题是课程停留在种植层面,探究项目无法开展;初中段和高中段的个性问题类似,为缺少资金供课程项目深入发展,课程时间和学生难以保障,要与主课抢学生、抢课时等。针对以上问题,在设计区域课程方案的时候,需要有所侧重。幼儿园阶段要强调根据幼儿发展目标制定适宜的课程内容;小学阶段要设计合适的探究内容;初中和高中阶段要解决通过学校层面进行课程定位,建设课程配套实验室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