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背景下作为劳动教育和“五育融合”的实践案例研究的载体
2025年10月30日
(三)五育背景下作为劳动教育和“五育融合”的实践案例研究的载体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7月15日,教育部又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
为此,以“校园有机农场”基地作为学校劳动教育载体,通过有序劳动体验让学生具备必备的种植能力,形成对农业的正确观念,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和品质。通过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种植、管理和经营有机农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并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有机农场是劳动教育的特色载体。
此外,校园有机农场可以为项目化学习推进五育融合的路径探究提供丰富案例。学生在种植劳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施研究形成物化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展示,在项目化学习的方案设计、实施过程及支架设计中充分考虑如何渗透“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目标,从而提炼出项目化学习推进五育融合的实践经验。
总之,以“校园有机农场”课程为抓手,摸索出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方法和措施,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生态素养、道德水平、科技能力等有重要意义,还对丰富课程理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和教师、创造创新氛围的学校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