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调查研究的阶段一:确定调研问题
如同以上所谈及的例子,从最初的“我想认识他/她”转变为我想知道关于对象的基本数据、规律数据、价值数据,我们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所以请想一想,当你开始一项调查研究时,你真的确切地知道要调查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吗?
在开始一个新的研究项目时,提出一个合理的研究问题是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将指导整个研究活动的始终。因此,我们不应该急于拟出一个“有效的”研究问题,此时的精力应该集中在通过思考来明确调研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上。
一般来说,明确调研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1)明确需求;(2)界定问题;(3)确定目标。通过调研人员和客户(如果调研项目是受委托的)的共同努力,才能将这三个有着逻辑先后顺序的方面加以界定,从而真正确定调研的问题是什么。
理解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用冰山做一个比喻。由于物理密度的关系,我们所能直接看到的冰山只是水面上的部分,而这一部分只是整座冰山的十分之一,而十分之九的部分在水下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调研也是一样,往往真正的问题存在于我们看不到的“水下”。如果在确定问题的阶段忽略了对“水下”问题的思考,不仅可能使我们无法准确找到症结所在,而且也会使之后的调研设计、实施存在先天的缺失,最终影响调研结果。
因此,一个恰当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应该有明确的定义,能让人理解,而非专业术语的堆砌;
(2)它应该足够集中,这样才能够引导你的研究逐渐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3)它应该能够聚焦出一个突出的问题,且适合通过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访谈法、实验法等)来进行调查;
(4)它必须在可控的时间内、有限的资源下被解决。
同时,一个好的研究问题不是永久的。当你做进一步研究的时候,往往会回过头来修改你的问题,甚至推倒重来。不要害怕修改研究问题,这是一种研究精进的表现。例如,随着研究的深入,你可能发现关键数据无法获得,或者一些假设被证伪了,这些都会影响到研究问题的设定。
总之,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确定的。它应该目的明确、可行、新颖、有价值、符合道德要求和相关法令规范。
【案例】如何找到属意的他/她(2)
能提出好的研究问题后,让我们回到上面的例子。接下来我们要想办法获得所需的数据。
第三步 数据的搜集:
从哪儿能得到相关数据呢?一般来说,信息的获取有两种渠道,即通过公开渠道和非公开渠道两方面获得相关信息。本例中可能的公开渠道包括:微博、微信、QQ空间、豆瓣、朋友圈、大众点评、人才招聘网站等;可能的非公开渠道包括:朋友、同事、同学、家人、社区、公司等。
那么从这些渠道搜集的信息有没有各自的特征、各自的侧重呢?很显然是有的,比如从公司那里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可能是任职的归因。而我们想要准确获得这些信息而不被拒绝,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策略,这就是确定并实施调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