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总结

5.4 总结

本章节介绍了量化研究的另外两种方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研究人员应该掌握两种方法的具体操作。

5.4.1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由6个操作步骤完成:(1)界定研究目标、研究问题;(2)界定研究总体;(3)抽取样本;(4)构建测量框架,对内容进行编码;(5)分析数据;(6)报告结果。和其他方法不同,内容分析法要求测量前应完成编码表。编码表的质量决定了内容分析研究的效果。对编码表质量的判断在于其是否全面、是否具有互斥性。由于内容分析编码过程往往不止由一个编码员完成,不同编码员的一致性对研究是否有效、可信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计算编码员间信度这一指标来对编码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判断。常见的编码员间信度计算公式有霍斯提公式(Holsti)、Scott’Pi 指数以及Cohen’s Kappa系数。

5.4.2 实验法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又称因果性调查,是指从影响调查问题的众多因素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因素(即自变量),将它们置于一定条件下,对因素进行改变,然后观察这些因素的改变对其他因素,即对因变量有什么影响,分析是否存在因果联系。根据环境不同,实验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设计包括四类因素:自变量、受试者、因变量、处理外联原因性因素的程序。由于对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分组(实验组、控制组)、测试(前测、后测)的控制不同,实验法分为预选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