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什么是内容分析法

5.1 什么是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常用于对媒介内容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可重复地、有效地从资料中推论其情境(context)的一种研究方法。[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情报部门监听了纳粹德国国内电台与占领区电台播放音乐节目的数量和类型,通过比较推测出盟军在欧洲发起的反攻战况。在视听语言中,我们也常常看到类似的解析,比如镜头长度。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指出:“(节奏是)从镜头按不同的长度(对观众来说,这就是同时取决于镜头的实际长度和动人程度不等的戏剧内容的时间延续感)和幅度(即心理冲击,景愈近,冲击愈大)关系将镜头连接起来中产生的……节奏在某种程度上是受镜头动态和美学内容支配的,但主要取决于联结镜头时在时间方面的组织安排,”[2]根据这一思路,有学者统计了各种不同的镜头长度以期待找出最佳剪辑节奏。这其实也是利用到了内容分析法。在视听领域,内容分析法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传播内容,如通过对电影镜头的使用分析来描述电影内容的特征;

(2)把媒介内容与现实世界进行比较,如通过对广告内容的分析来推论消费者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变迁;

(3)评估社会中特定群体形象,如通过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推断现实世界中女性的社会地位;

(4)媒介效果研究的一部分,一般与受众调查相结合;

(5)对媒介主体的研究,如通过对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内容报道方式的分析来比较不同媒体的差异,或通过电影对不同导演的风格进行比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