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这个时代需要更好的你
第一章 必看权威解读——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操作要求
一、改革图谱——新高考历程全回顾
二、重点关注——详解招录方案,分析影响志愿填报的关键因素
(一)科目组合怎样影响高考排名?
(二)等级赋分制下,高考分数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选考科目要求对志愿填报有什么影响?
(四)“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比传统平行志愿好在哪?
(五)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还能使用原来的填报方法吗?
(六)取消录取批次后,志愿填报更难了吗?
三、定位分析——读懂志愿填报规则,清晰定位并制订好填报框架
(一)提前批——提前批为何采用顺序志愿?哪些同学可以一试?
(二)普通类——风险增加,“冲、稳、保”填报原则下,哪些细节会影响录取成败?
(三)艺术类——新高考招录模式下,艺术生如何选择可将优势最大化?
(四)体育类——体育类专业招生下的新特点及应对方案
(五)特殊类——强基计划新鲜出炉,新的机会给了谁?
第二章 独家数据盘点——5个新高考省(市)选科与招录大数据分析
一、为什么考生与家庭需要了解选科与招录数据?
二、10个必备的关键知识小锦囊
(一)高考分数
(二)“一分一段表”
(三)考生位次
(四)批次变化
(五)录取位次
(六)选考科目要求
(七)标准专业
(八)招生专业
(九)开设专业
(十)专业大类
三、独家参考:浙江新高考招录与选科大数据揭秘
(一)招录情况分析:批次分数线与录取分数线的变化
(二)选科数据:考生选科与大学选科要求比对分析
四、必读重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省(市)招录与选科大数据
(一)北京篇
(二)天津篇
(三)山东篇
(四)海南篇
第三章 立体招考变化——新高考家庭面对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新老高考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与成绩构成对比
二、新老高考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模式对比
第四章 全面核心方法——系统认知、科学准备、精准填报
一、深入理解新高考志愿填报
二、北京、山东、天津、海南4省(市)的志愿填报
(一)北京的志愿填报
(二)山东的志愿填报
(三)天津的志愿填报
(四)海南的志愿填报
三、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行动周期、阶段目标、核心变化与行动方法
(一)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行动周期与阶段目标
(二)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核心变化与行动方法
(三)看清变化,拥抱变化
四、第三方在新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作用
(一)第三方应该具备核心能力与资源
(二)选择第三方的合适时机
第五章 深入核心技巧——快、准、稳填好新高考志愿表
一、志愿填报中的家庭分工技巧
二、志愿填报信息的分析技巧
(一)合理建立目标学校库——不同大学的比较技巧
(二)合理建立目标专业库——不同专业的比较技巧
(三)行业认知与就业规划认知技巧
(四)城市、大学、专业、就业、行业、职业的就业综合规划与志愿决策影响维度排序技巧
三、考生倾向性了解与沟通技巧
(一)化解心理机制影响和风险的沟通技巧
(二)不同时间段的沟通技巧与侧重点
(三)了解考生倾向和意愿的沟通技巧
(四)底线思维构建和优势分析技巧
四、快、准、稳填好志愿的时间安排技巧
(一)信息整理期——稳
(二)方案预备期——准
(三)方案决策期——快
五、志愿表设计与志愿格利用技巧
(一)志愿类型选择和填报规划技巧
(二)投档单位录取位次的计算和排序技巧
(三)志愿表单元格的分配和利用技巧
六、志愿表合理性检测与分析技巧
(一)不出现成绩位次与学校综合录取位次的倒挂
(二)不出现专业特色与学生特点的倒挂
(三)不出现就业期望与专业发展的倒挂
(四)不出现就业规划与学涯发展的倒挂
第六章 系统填报误区——新高考必须警惕的风险与认知误区
一、志愿填报的认知误区
(一)对大学的认知误区
(二)关于专业的认知误区
(三)关于行业(职业)的认知误区
二、过往经验在新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应用误区
(一)选学校比选专业重要
(二)专业调剂不能选
(三)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四)完全按成绩选择大学和专业
三、时间规划与信息准备的误区
(一)信息整理期:整理信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方案预备期:分析已有信息,策划预备方案
(三)志愿填报期:熟悉招录政策和流程
(四)投档录取期:密切留意志愿动态
四、志愿排序的核心风险
(一)定位不准,志愿意向不清晰
(二)梯度过大,分数浪费严重
(三)梯度过小,造成志愿单位无效
(四)有头无尾,中后部位置志愿“划水”充数
(五)忽视细节,未注意专业限制要求
五、排除志愿表风险的核心方法
(一)遵循“冲、稳、保”原则
(二)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三)仔细阅读高校招生章程
(四)位次法和线差法结合
(五)完整填写志愿表
六、对志愿填报服务机构的认知误区、选择风险与决策风险
(一)我们是否需要志愿填报服务机构
(二)志愿填报服务机构的选择风险
(三)志愿填报服务机构的决策风险
第七章 详尽案例详解——不同填报模式下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一:巧排志愿表,进入名校心仪专业
(一)高考情况
(二)填报过程
(三)案例分析
二、典型案例二:80个机会,为什么一次都把握不住?
(一)高考情况
(二)填报过程
(三)案例分析
三、典型案例三:646分何以被独立院校录取?
(一)高考情况
(二)案例分析
四、典型案例四:专业组内“捡漏”,实现弯道超车
(一)高考情况
(二)填报过程
(三)案例分析
第八章 实用手把手教你填志愿——新高考志愿填报行动教程
一、志愿填报关键信息
(一)志愿填报时间节点(见表8-1)
(二)志愿填报信息总览(见表8-2)
(三)志愿填报批次安排
二、志愿填报行动教程
(一)信息整理期
(二)方案预备期
(三)方案决策期
第九章 专业核心资料库——影响志愿填报的关键决策数据和关键因子
一、关键决策数据解析
(一)高考成绩里隐藏着哪些关键信息?
(二)位次里隐藏着哪些关键信息?
(三)如何读懂“一分一段表”?
二、影响志愿填报的关键因子
(一)高校排名
(二)影响志愿填报的关键因子
(三)高考录取综合位次排序标准下的关键因子分布
三、根据志愿填报影响因子生成的排序表
附录一 新高考常见名词
1.“3+3”
2.“3+1+2”
3.等级赋分制
4.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5.合格性考试
6.选择性考试
7.综合素质评价
8.两依据、一参考
9.专业(类)+学校
10.院校专业组
11.平行志愿
12.平行院校志愿
13.专业平行志愿
14.顺序志愿
15.征集志愿
16.志愿梯度
17.学科门类
18.大类招生
19.招生类别
20.录取批次
21.分段录取
22.投档比例
23.投档规则
24.省控线
25.调档线
26.实录线
附录二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省(市)关于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
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二、改革目标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四、保障措施
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三、保障措施
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一、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三、保障措施
海南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基本任务
三、保障措施
附录三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省(市)2020年有关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实施方案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排与录取工作方案
一、考试安排
二、录取工作方案
天津市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 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方案
一、普通类专业招生录取办法
二、艺术类及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办法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考试安排
三、录取办法
四、保障措施
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改革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录取批次与计划编制
第三章 志愿设置与划线比例
第四章 投档方式与录取办法
第五章 其他事项
附录四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三、加强组织领导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