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批——提前批为何采用顺序志愿?哪些同学可以一试?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提前批理解为普通类本专科专业在大规模招生前,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和专业提前安排录取的一个批次,因为其特殊性,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优先保障。
提前批对很多考生的吸引之处,是这些特殊的高校多是知名高校且收分相比普通专业来说不是特别高,考生常不用担心学费和就业的问题。而且提前批未被录取也不影响后续志愿批次的填报,因此多了一次录取机会。
1.哪些院校和专业在提前批招生?提前批值得报考吗?
以6个“3+3”新高考的省(市)为例,具体见表1-5。
表1-5 6省(市)提前批的招生院校和专业
注:表中上海、浙江、天津、海南的内容均参考该地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的相关规定,山东、北京的内容参考2020年招生工作实施的相关规定,请以最新发布的政策为准。
从表1-5可以看出,这6个省(市)提前批次类包含哪些招生类型,有哪些院校和专业。在不同的省区市,招录安排是不一样的,考生和家长应以本地的招生工作实施规定为准,但大致都包含了免费师范生,部分高校的小语种专业,部分重点大学的特殊类专业或试验班,军事类院校,公安(武警)类院校,教育部批准的其他在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及专业(如航海类、飞行类等)。
如果考生的专业意向就是它们之一,填报提前批,无疑多了一次被录取的机会,且有以较低分数进入名校的可能。但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招生简章和专业培养方式,避免误报。一般来说,提前批招录的专业都有特殊的培养和就业方式,一定要注意是否和自己的未来规划相符。
如果考生仅仅是想搏一次低分上名校的机会,那么填报平行志愿提前批一定要慎重。在未被录取的情况下,不妨碍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和录取,但如果被录取,即使专业不合适,也丧失了填报后续批次志愿的资格。
2.提前批的顺序志愿如何投档录取?
此6省(市)的提前批志愿录取模式,虽然叫法不一致,实际上采用的都是顺序志愿模式,也叫梯度志愿模式。在这种志愿模式下:以院校为投档单位,志愿优先,按照分数高低顺序投档。和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不同,顺序志愿模式下,所有填报了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会被按照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投档给学校,优先满足第一志愿,在院校第一志愿未录满的情况下,再将第二志愿填报了该校的考生投档给院校。
在顺序志愿下,考生是否被录取,不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而取决于和自己分数大体相当的其他考生的志愿。如果生源扎堆,学校调档线会大幅提高;如果生源减少,学校调档线又可能大幅下降,使得志愿填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博弈色彩。因为提前批录取人数较少且更看重考生的专业意愿,因此采用了这种投档录取模式。
根据各省(区、市)的志愿设置,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院校数量一般不超过4个,因为顺序志愿更看重第一志愿,后续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填报顺序志愿时考生一定要特别重视第一志愿且最好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后续第二、三个志愿应选择调档线可能比自己的分数低一些的专业,增加被录取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