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普通类——风险增加,“冲、稳、保”填报原则下,哪些细节会影响录取成败?
普通类的招生涉及的高校和考生最多,且都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不管投档单位是院校,还是“专业(类)+学校”、院校专业组。在相同的投档模式下,志愿填报的框架设计思路是相同的。平行志愿已推广多年,“冲、稳、保”成为历届考生和家长最认同的志愿填报原则。
我们可以将填报的志愿数量,合理地分成冲高、稳中、保底三类。
1.冲高
冲高指的是志愿表最前面的几个志愿应该填报往年录取分数或位次略高于考生成绩的院校专业志愿,被这些高校录取的可能性虽然较小,但由于考生的报考热情会引起院校录取分数的变化,因此也存在被录取的可能。
2.稳中
稳中指的是志愿表中间位置的志愿应该填报往年录取分数或位次与考生成绩大致相当或略低的院校专业志愿,因为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使得高校录取分数大致稳定,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最大。
3.保底
保底就是填报录取分数或位次略低于考生成绩的院校专业志愿,保证考生能够被录取。
因为录取规则是按照考生分数从高到低排队录取,因此每个院校志愿应当拉开一定的梯度。这个梯度是2分,还是5分,应当根据考生成绩区间院校的情况来确定。